杨洋全家福。
羊年春节,对于享受到2014年四川省出台的 “单独两孩”政策的家庭而言,非比寻常,因为他们实现了美好心愿。
□田明霞 文/图
2月18日,农历除夕,笔者走进江油市中坝镇龙溪谷小区,感受到绵阳市首例“单独两孩”领证家庭杨洋这个三代同堂之家喜庆的年味。
实现儿女双全的心愿
当天,太阳暖暖的,远远的,就看见龙溪谷小区门口的红灯笼挂成了一面墙。“欢迎!欢迎!”33岁的男主人杨洋笑着迎出家门。
踏进杨家四居室跃层式大房,盆栽花草、婴幼儿玩具点缀其中,笑语欢声满屋。杨洋的母亲正抱着小孙子杨航逗乐,父亲杨代清在餐桌前,写新年寄语。妻子高艳才给小杨航喂了奶,正在收拾小孩玩具。6岁女儿杨熳在屋里快乐地跑来跑去。
“2014年3月21日,从新闻报道中获知四川省实施 ‘单独两孩\’政策后,我和妻子高艳立即在网上填报了申请资料,并很快获批。”杨洋说,他是独生子,在江油工作,2014年,他俩如愿再生下儿子航航,实现了儿女双全的心愿。
据介绍,截至2014年底,江油市已有2093人申报“单独两孩”生育,其中1774人成功办理生育证。截至2015年1月31日,江油市已生育“单独两孩”子女637人。杨洋、高艳夫妇是绵阳市首例获批符合生育“单独两孩”的家庭。
三代同堂喜洋洋
“我家曾经四代同堂六口人,2010年,八旬父亲去世了。当时,孙女杨熳才一岁多。那时,儿子、媳妇就说过想再为家里添个娃。但我当过兵,儿子、媳妇也当过兵,知道该遵守当时国家的独生子女政策。”杨代清说,他今年61岁,前不久退休,如今专门带杨航,感觉每天都很快乐。
爷爷话音未落,小孙女杨熳抢过话头说:“我喜欢我小弟弟,他就像我家活玩具。”高艳说,杨熳知道父母生个弟弟,也等于是给她找了个伴。
“家里添了个孙娃,又闹热了好多,我喜欢帮着带孙娃,开心得很,一点都不觉得累。”今年56岁的婆母刘晓莉说。她的儿子、媳妇自结婚后,就和公婆在一个屋檐下过日子,婆媳相处融洽。
笔者看到,在杨家餐厅旁的墙上,杨熳从婴儿到幼儿成长经历,被杨洋夫妻以胶片影印的形式记录着。“我们给航航也留了一面照像墙。”杨洋指着客厅的另一面墙笑着说,妻子给儿子取的小名叫皮卡斯,寓意光明,“儿子的到来,真的让我们的生活更明亮了。”
新闻推荐
司国友(左三)和村干部一起查看金银花生长情况。我们村的第一书记□本报记者刘鑫文/图在江油市双河镇桂花村,提及由市检察院派驻村里担任“第一书记”司国友的名字,当地村民倒是“不怎么熟悉”。但一...
江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江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