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走进川报全媒体集群2015四川两会“民生直通车”接受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 张立东
“高铁穿针引线,将成都、川南、川西等几大城市群串联起来,成绩来之不易,沿线城市要做足准备,迎接高铁带来的机遇。”1月27日下午,省政协委员、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懿,省政协委员、江油市副市长贺勋走入四川日报传媒大厦6楼新闻直播间,接受四川日报全媒体集群2015四川两会“民生直通车”采访,就网友关心的“高铁发展”话题展开讨论。
高铁给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明显。“区位优势明显改变,很多投资者就是冲着高铁来的。”贺勋提供了一个数据,作为成绵乐客专上的节点,高铁开通后江油的项目建设提速,一个月内,21个总投资80亿元的项目开工建设。“当然,最大的受益者是群众,出行更方便,大城市与中小城市间联系更紧密,自己的生活工作有了更多选择机会。”贺勋说。
如何放大高铁的红利?“四川的人文、自然遗产都非常丰富,目前还没有一条串起这些旅游资源的铁路线,这是一个可以挖掘的空间。”陈懿说,欧洲有专门的风光铁路,建设一条串联起天府之国旅游资源的高铁景观线,值得思考。
贺勋对此亦有同感:“旅游是高铁到来后反应最直接的行业,而沿线的旅游资源可以进行整合,优化旅游资源配置。”
两位委员建议,沿线城市在迎接高铁到来的同时,也要做强内功,加强相互间的联动协调,以合作求发展。
针对网友最关心的票价问题,贺勋说,“价格要讲求总体平衡,票价的制定要跟速度、服务挂钩,让群众感受到高性价比。”
陈懿也有类似看法,“要找到各方利益间的一个平衡点,使企业、乘客都受益。”他建议,在城际铁路的定价上可以实行淡旺季错峰票价,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祖明远熊筱伟唐泽文刘宇男1月28日上午,省两会的分组讨论现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话题被一再提起。“我是带着2000个退休家庭心声来的!”省人大代表、江油市中坝镇滨江社区党支部书记...
江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江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