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江油新闻 > 正文

生态蔬菜基地带富一方——江油市武都镇龙安村见闻

来源:绵阳日报 2013-12-03 02:32   https://www.yybnet.net/

“在蔬菜基地打工一天有50块钱的收入。”11月30日,江油市武都镇龙安村二社村民罗席芬正在生态无公害蔬菜基地里栽种地膜菜头,她高兴地告诉记者,“家里流转了5亩多土地给基地,每亩年租金1000元。我在基地里打工,月收入有1500元,加上每个月出满勤的奖金,从今年5月到年底总收入预计有16000多元。这样的收入,还是很让人满意的。”

龙安村处在涪江边,平坝水田多,“以前田里农作物主要种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种得很少。”村支书牟小蓉介绍,龙安村以前没大面积种过蔬菜,基本上种植的是传统粮食,“大小春两季粮食作物,扣除化肥、农药这些成本,每亩纯收入只有几百元。”因此,如何有效增加村民的收入,就成为了摆在村支两委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对此,龙安村依托地处武引水利工程上游水资源丰富、土地平坦肥沃的环境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村民传统种植观念,引导村民通过种植蔬菜增收致富。今年5月,该村通过流转土地,引进了“80后”小夫妻张先文、邓桃来村里投资建起了生态无公害蔬菜基地。村民袁开松流转了3亩土地给基地,“往年种水稻,三亩粮食只有1000多元收入,现在一年仅租金就有3000元。”袁开松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基地后,和老伴腾出时间在外打工,年收入预计有5万多元。据了解,龙安村目前有300多名村民在基地务工,通过流转土地种植生态无公害蔬菜,该村的土地效益提升了近5倍。“现在的人吃东西都追求绿色健康,生态无公害蔬菜的附加值高,农户种植的积极性也高,通过先进现代农业设施生产的无公害蔬菜,品牌效益更好。明年,我还将投资扩大蔬菜基地种植面积,带动更多村里的人种植蔬菜。现在,我每个月仅村民务工工资,就要发10多万元。”张先文告诉记者,他目前流转了300亩土地发展生态无公害蔬菜,栽种了150亩韩国白萝卜,150亩芹菜、莴笋等蔬菜。“萝卜下个月中旬就可以上市,预计产量能达到150多万斤,实现销售收入120万元。”

据了解,龙安村生态无公害蔬菜的种植面积目前已达到1000余亩,通过流转土地和到蔬菜基地务工的劳务收入,全村人均增收3750元。下一步,村里准备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以推动蔬菜种植向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发展,力争建成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带富一方百姓。

(曹阳 本报记者 成和平 文/图)龙安村村民在蔬菜基地里栽种地膜菜头

新闻推荐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打造生态文明新西屏

□萨皓文廖雯李娇在西屏乡獭兔养殖基地,村民们正忙着给每一单元獭兔喂食,一单元的獭兔大概有800余只,整个基地共计500个单元,每一只獭兔市场价70元左右。陪同记者采访的西屏乡副乡长强永...

江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江油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生态蔬菜基地带富一方——江油市武都镇龙安村见闻)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