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大康镇官渡村有一片面积300亩的桑树林,2日,记者在当地采访时,却在这片桑树林中闻到了阵阵酒香。一番询问后,记者在这片桑树林中找到了四川圣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桑果酒加工车间,走进车间的酒窖,一坛坛密封的桑果酒飘出了醇厚的香气。“这里一共有237坛干红桑果酒,加上其他两个酒窖的存量,今年我们的产值在6000万元左右,目前销售收入已经达到400万元左右。”生产经理张万忠一边给桑果酒翻缸,一边告诉记者。
桑树林中为何会藏身这样一座果酒厂呢?记者找到四川圣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阴明刚,一探究竟。原来,由于传统的蚕桑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劳动力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种桑养蚕的比较效益近年来不断下降,蚕桑业产业转型迫在眉睫。为了给村里的桑树多找一条出路,官渡村领导班子四面出击,最终引进了圣露公司落户建立果桑基地,发展桑果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据介绍,由于果桑管理简单,每年修枝、施肥各一次,很少打药,而且桑葚产量高,综合效益远高于单纯养蚕。
圣露公司落户官渡村以后,积极推广“一年养3季蚕,加种果桑”的产业发展模式,变过去的纯养蚕为蚕果兼养,充分利用桑葚资源,发展桑果酒产业,带动蚕农人均增收4000余元。“桑果酒营养价值极高,我们公司瞅准了蚕桑业产业转型的契机,在官渡村建起了果桑示范基地,引进‘云桑2号’、\‘大10’等优良果桑品种,实施果桑育苗、桑叶桑枝综合利用、桑葚加工全产业链开发。”阴明刚告诉记者,“我们现已建成了年产1000吨规模的桑果酒生产线,注册了‘桑道\’、‘阿拉思\’等商标,产品远销成都、重庆、山东、北京等地。”
在官渡村的成功经历,进一步坚定了圣露公司发展果桑产业的信心,公司目前与江油圣果桑蚕专业合作社、游仙雨台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绵阳天虹丝绸公司合作签订了果桑购销合同,收购鲜果用于桑果酒加工,为传统蚕桑业转型开辟了一条新路。 (本报记者 庄滨滨 文/图)工作人员在酒窖里为桑果酒翻缸
新闻推荐
12月11日下午,国内各知名品牌入驻江油圣名国际广场投资洽谈会在江油市投资促进局三楼会议室举行。江油市政府相关领导,江油市各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了洽谈会并讲了话。当天的江油投资促进局办...
江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江油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