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江油新闻 > 正文

绵阳福彩助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江油市三合镇敬老院五保老人在“开心乐园”颐养天年

来源:绵阳日报 2013-12-21 02:28   https://www.yybnet.net/

□杨帆 何勇 本报记者 成和平 文/图

江油市三合镇敬老院是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的项目之一,位于海拔586米的柏林村翠屏山,四周绿树成林,空气清新。近日,记者一走到敬老院,大门前左右两边围墙上的铁牌上分别写有“替天下儿女尽孝,为党和政府分忧”的红色大字,在绿树的衬映下,显得格外醒目。

近年来,绵阳福彩分中心秉承“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宗旨,已成为推动社会公益、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改善民生、构建和谐、促进稳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仅2012-2013年度,绵阳市用于社会养老、医疗救助等方面的福彩公益金就达1580万元。在福彩公益金的支持下,江油市三合镇为增强农村敬老院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提升全镇五保供养工作水平,实现五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A 合理制定收入分配方案,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三合镇敬老院占地20亩,房屋建筑面积2832平方米,生产生活用房共50间,洗澡间、图书室、娱乐室、医务室等28个房间,共有100个床位。现集中供养五保老人88人,社会托管代养老人6人。

该院按照以院养院的模式积极发展院办经济,根据五保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特长,合理编排种植、养殖、后勤等工作,科学量化工作业绩,合理计算劳动报酬,极大地调动和保护了五保老人的生产积极性。“政府拨款是老人最重要的生活保证,但不能全部依靠国家,我们不等不靠,在充分尊重老人意愿的基础上,发展院办经济,自己动手,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在敬老院的“开心农场”,老人们种上了蔬菜、水果,还养起了鸡、鸭、鱼、猪。院长赖永模介绍,为了规范院办经济,生产组的成员是敬老院里身体素质好、有劳动能力的老人,专门负责种植蔬菜,养殖禽畜,农业组长刘洪六会负责安排人员劳作,翻地、施肥、栽种大家分工合作,井然有序。刘洪六还会将老人们的建议反馈给院长,什么时期种什么菜好,施多少肥,施什么肥,都会一一汇报,为敬老院种出了好吃又可口的蔬菜。

赖院长介绍,今年敬老院出栏肥猪共50余头,实现了猪肉自供,节省了部分开支,给院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由10位老人成立的农业组、养殖组、后勤治安组,同时建立工分制,报酬按工分计算,定期将工分汇总后兑现给院民,真正做到按劳计酬,真正做到院民在院内不愁吃、不愁穿、不愁喝、不愁病,还能领到零用钱和劳动报酬,进一步增强了五保老人积极参加有益劳动的自觉性。敬老院对院办经济收入实行公开核算、专账管理,定期公布院办经济收支情况,接受院民监督。

B 院办经济,因地制宜,让老人自给自足

“我在敬老院里种了4年菜了,年轻时给村里集体种过菜。”11月21日,在三合镇敬老院旁的菜地里,72岁的五保老人刘洪六正在蒜苗地里扯草。担任农业组长的刘大爷,1996年从杨家庵村2社住进敬老院,今年已经17年了,他笑哈哈地说,自己种自己吃,要吃什么有什么,绿色食品又嫩又新鲜。大力发展院办经济,利用周边农户闲置的18亩耕地和院内现有2亩地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我们院共有3亩多菜地,全部栽着季节性蔬菜。一年四季,五保老人天天都能吃到自己种的新鲜蔬菜。”赖院长说,“现在不但实现了蔬菜自给,还能把吃不完的新鲜蔬菜送给市中心福利院和太平镇敬老院,既改善了老人们的生活条件,又通过适当的劳动,锻炼了身体,愉悦了心情;发展了以养猪、养羊、养鸡鸭为主的养殖业,去年产蔬菜20000余斤、产玉米2200多斤、红薯2200多斤、花生200斤、黄豆200斤、菜籽800多斤,产鱼1000余斤,养肥猪70头,鸡1100只,蔬菜、粮油达到自给自足,全年种养殖纯收入达到11万元。”

近年来,在福彩公益金的支持下,三合镇贯彻落实“精心运营民政”理念,增强敬老院的发展活力,积极引导敬老院,充分尊重五保老人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本着入院老人安享晚年为主,适当劳动为辅的原则,镇敬老院因地制宜发展院办经济,逐步摸索出一条“以院养院、生财补院、科学办院”的好路子,不仅有效弥补了五保供养资金的不足,锻炼了老人们的身体,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院办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五保老人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双赢”目标。按照宜农则农、宜养则养的原则,该院发展种植、养殖业、水产业,通过大力发展院办经济,有效弥补了财政供养资金的不足,走出了一条敬老院良性发展路子,极大地改善了办院条件。去年,院办经济创纯收入11万元。

C 优美环境,优质服务,让老人颐养天年

“这里空气好,生活好,人也好,护理员每天都帮我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房间也给我整理得很干净。”82岁的罗书誓老人告诉记者,他是1993年住进敬老院的,自己年纪大了也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来到这里21年了,得到护理员的热情细心照料,一年春、夏、冬三季从头到脚发三套新衣服,热天凉鞋、拖鞋、胶鞋,冬天帽子、棉鞋、暖手袋、暖脚袋。“冷热样样都想得很周到,生活得好开心哦。”

近年来,该镇利用福彩公益金和社会募捐抓好敬老院硬件建设,院内安装了健身器材,生活用40个房间,已有30个房间安装了彩电,17个房间安装了空调。在抓好规范化管理中,围绕敬老院日常管理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在责、权、利上进行了明确。敬老院成立了由政府民政办、院内管理人员、五保老人等11人组成的院务管理委员会,院长1—2个月定期向院委会汇报工作,每个月都会向老人们做到财务公布上墙,公示收入、开支、节约的资金,让老人们清楚地知道每一笔账务,接受他们的监督。“为了使老人们身心健康,在细微处真心关爱老人,给每位老人建立个人档案,将每位老人的照片贴在房门口墙上,详细列出了出生日期、亲友联系电话等内容。”赖院长告诉记者,逢年过节各级领导都要到敬老院看望慰问老人,福彩中心工作人员和社会上的志愿者也会为老人送温暖。敬老院除节假日邀请江油城区文艺团体来院内为老人们义务演出,在平常休息时间还组织五保老人收看电视录像、玩棋牌,定期放电影。并鼓励五保老人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和各种健身活动,使五保老人日常生活丰富多彩,不再寂寞,开开心心在敬老院安享晚年。在保证每月360元生活费的基础上,还给每人每月发零用钱35元,全年12个节假日每人还发过节费10元。注意营养卫生,每周食谱天天安排不同样,每天早晨有鸡蛋,天天一顿肉。组织医务人员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测量血压,宣讲卫生保健知识。做好疾病预防工作。每个老人的生日均煮鸡蛋长寿面,祝贺老人生日快乐。

近年来,三合镇党委、政府坚持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科学发展优势区域的工作部署,坚持“统筹推进‘两个加快\’、奋力开创三合科学发展新局面”工作主题,新农村建设成绩突出,社会发展环境良好。镇党委书记周世民说,“现在三合镇敬老院在充分保障老人健康生活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蔬菜、猪肉、食用油自给有余,逐步实现了‘吃肉不用跑市场、吃菜土地里面摘、吃鸡吃鸭栏里面抓\’的发展目标,形成了‘财政供养有保障,院办经济显活力\’发展格局,今年已申报创建省级三星级敬老院。”

老人在菜园里除草

老人在福彩公益金捐赠的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

老人在院坝里晒太阳聊天

宰杀自养的肥猪准备过年

新闻推荐

江油建立民间文化艺术人才档案

本报讯日前,江油市文广新旅局开始对全市民间文化艺术人才进行登记普查并建档,以继承和弘扬江油民间文艺、民间工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江油历史悠久,民间文化十...

江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江油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绵阳福彩助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江油市三合镇敬老院五保老人在“开心乐园”颐养天年)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