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江油新闻 > 正文

诗仙故里行 战旗美如画

来源:绵阳日报 2013-11-02 02:41   https://www.yybnet.net/

“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这是诗仙李白,对家乡秀美风景发出的由衷赞叹和诗意描绘。近日,本报记者走进了江油市战旗镇,这里整洁的街道,优美的乡村环境,有序的交通秩序,令人有一种在不知不觉中“闯”入画屏中的美感。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战旗镇从环境较差的一个丘区乡镇,蜕变成了一个环境优美的“画屏”之乡?又是怎样的改变,让战旗镇这样一个经济基础薄弱的乡镇,从全省众多乡镇中脱颖而出,赢得了省级城乡环境优美示范镇的殊荣?让我们一起

来寻找答案。

环境美

习惯养成让优美环境成常态

“每个门面,清洁卫生都要负责到街道中心,每天8时以前完成清扫工作,再由保洁员统一清运走。街道天天都是这样的美观整洁。”谈起场镇环境发生的巨变,居民张先生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张先生说,过去的中和街是泥巴路,特别的脏乱差,通过这次的创建工作,完全地改变了模样,已成为了整个场镇一个新的亮点,原来的露天菜市场是场镇卫生环境差的死角,现在建成了规范的综合市场,环境也变美了,群众享受到了创建带来的巨大改变,也就发自内心地拥护和参与到创建工作中了。

走在战旗镇的街道上,你看不到乱停乱放的车辆,所有汽车车头朝向一致,整齐有序,除了镇政府规划的一个临时摊区外,所有坐商都归店经营,秩序井然。

创建之初,江油市委书记宋开慧在战旗调研城乡环境治理工作时指出:“城乡环境治理是养成教育”,战旗镇正是紧紧抓住这一个工作重心,动员群众一起参与,首先使得场镇居民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而才造就了优美环境的常态化。镇政府将很有限的一些项目资金,投入到了中和街的环境治理和修建综合市场等民生工程上,让战旗镇的优美环境有了硬件设施的保障。同时,建立起了镇、村、社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使得保持优美环境常态化有了制度的保障。

家庭美

最美家庭成为群众身边的好榜样

战旗镇政府的大门口,与记者到过的其他乡镇政府不一样。在很多的乡镇政府大门口,进门的第一排或为政务公开栏,或为政府工作人员公示栏。而在战旗镇,进门就是该镇的“最美家庭”光荣榜。优秀的群众代表,成为了战旗镇政府里最耀眼的“明星”。

我们来到石庙村十四组陈春梅的家里,她家的卫生做得特别的好,不但桌椅板凳放得整整齐齐,就是农具也放得有条不紊。陈春梅一家,已经连续两年获得了战旗镇“最美家庭”的表彰。“获得最美家庭,既是全家人的荣誉,同时也成了一种责任。既然你是最美家庭了,不管在生产上讲卫生上,还是平时在处理邻里关系上,你都必须做出好的榜样来。”陈春梅一边给我们让座,一边笑着说。

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几年来,在镇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在动员群众参与的治理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群众爱护环境、文明生活渐成习惯,认识到了“环境治理是咱自己的事!”每年12月31日,全镇召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总结表彰大会,评选表彰全镇“最美单位、最美村居、最美院落、最美家庭”,弘扬新风正气,在群众身边树立学习的榜样。比如“最美家庭”的评选,每组都评选一户,让组组都有大家学习的优秀家庭,奖品虽然都是水壶、水杯等一些日用品,但是群众把这项荣誉看得很高,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争当“最美家庭”候选人。“最美家庭”在本组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在前往石庙村的路上,记者见到了一群正在铲除路边杂草的乡亲们,据了解他们是义务劳动。所到之处,到处都是青山绿水,过去一些乡镇生活垃圾白色垃圾随处可见的乱象,在战旗镇的乡村再也看不见了。一位陪同采访的工作人员欣喜地告诉记者,全镇建垃圾填埋场一个,修建垃圾房40个,小型垃圾处理池300个,投放垃圾清运桶80个,场镇投放果皮桶300只,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集中填埋处理,全镇垃圾处理率已达到了99%。

生活美

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带领群众奔小康

在石庙村村委会附近,自发地形成了一条街道,只是平时不逢场。如果你事前不知情的话,可能还会误以为又走入了另一个场镇。街道边有一个凸立的山丘。站在山顶,山下的梯田错落有致,蓄水池星罗密布,与四周的田畴相衬,美如画卷。早在2011年,石庙村已被评为“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村庄”,成为了整个战旗镇创建工作的先行者。“环境美了,生活也要美才行,否则就是虚有其表了。”石庙村村支书强茂林说,他带领123户村民成立了“麻舒舒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了5000亩花椒和2000亩海椒,总产值达到了1200多万元。预计今后将通过合作社加农户的方式,将入社社员扩大到2000户,带领更多的乡亲走上致富路。“去年石庙村的村民每户平均年收入是8500元,今年力争达到10000元。合作社种植的优质花椒和海椒,三年后将进入盛产期,到时每户平均年收入就可以达到15000元了。”说起未来村民收入的增长点,强茂林信心十足。

据了解,战旗镇去年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8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1.61亿元,增加10%,工业总产值实现0.22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656万元,实现工业利润197万元;新增种养业大户6户。全镇实现劳动力转移5517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1%;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892万元,引进农业开发企业1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50万元,实现财税收入142万元,全面完成全年任务。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实现8476元,比上年增加1298元。战旗人正在奔向小康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采访即将结束,正值华灯初上,战旗镇新建的文化广场上,到处是欢快跳舞的人群,让人仿佛置身于某个城市的一角。看着尽情享受美好生活的战旗人,我们有理由相信战旗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听说战旗镇在302国道上栽植了许多樱花树,春天开花时特别的美丽。希望明年春暖花开时,再来战旗,看这里的新变化和新发展,看战旗人过上的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战旗镇优美的环境▲全镇掠影▲舞动新生活▲战旗文化广场▲花椒盛果

▲战旗文化广场一角

▲丰收▲战旗水库沿岸▲石庙村一角

新闻推荐

多项措施帮助城乡劳动者增收

本报讯今年以来,江油市采取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开展劳务输出等多项措施帮助城乡劳动者增收,取得明显成效。今年7月,江油将月最低工资标准从960元升至1140元,提高比例达18.75%。同时利用现有的...

江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江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诗仙故里行 战旗美如画)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