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面对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江油以转型升级谋发展、创新驱动赢未来,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激发“特钢新城“活力的战略选择,拉开了江油新一轮发展序幕。
创新驱动,政府是主导。江油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实施、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把推进科技发展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作为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重点目标责任制考核。今年,《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的意见》、《江油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计划及考核办法》、《江油市专利倍增计划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的出台,再次从机制、投入、奖励等全方位夯实了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驱动,企业是主体。去年以来,江油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支持大型骨干企业技术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川矿重装基地建设为龙头,依托黄龙破碎、铁鹰机械等一批重点企业,大力发展高端重装设备、专用破碎设备等,打造西部重装基地;大力发展节能环保、高端特种材料及复合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企业科技含量的不断提升为江油工业转型升级迎来崭新局面。
据统计,江油目前已拥有绵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205家。为助推科技型企业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江油现已建立9家技术中心,1家工程技术中心,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和优势培育企业5家。全市有50余家企事业单位分别与6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联盟,全市有研发人员3000余人。初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通过努力,近两年来,江油共实施市本级科技项目116项、承担上级科技项目38项,获得三级以上科技成果18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全市申请专利414件,获授权专利247件。在成果转化上,投入近5000万元,支持六合锻造的汽轮机专用锻材锻件、丰威特钢的冷轧取向硅钢、贝得力的贝钢、鑫源型钢的双金属复合板、黄龙破碎的齿板式破碎机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成果转化。近两年来争取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项,获无偿资金700万元,引导企业投入3亿余元,去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5亿余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7.3%。
创新驱动,资金是关键。江油以政策和资金为引导,融合银行、担保、保险等多项金融资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搭建投融资平台。从2010年起,江油设立了200万元的市本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今年新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专利资助与奖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引导中小型科技型企业进行应用技术研发。同时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力度。去年以来,争取到省部级各类科技项目38项,项目经费1745万元,引导企业新增科技研发资金2亿多元。今年,先后组织2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参加绵阳市科技金融对接会,有13家企业的16个科技成果开展科技金融对接。
创新驱动,人才是根本。江油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的方针,大力实施“人才驱动”项目,引进了一批能推动重大项目攻关和技术革新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江油还设立了科技创新创业基金,对科技人才从事调查研究、科技创新创业等创造性活动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贷款贴息等帮助。今年,江油市新评选出74名科技拔尖人才和骨干人才,为江油跨越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本报记者肖赟梅)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以来,重华镇大力调整农业规划布局,因地制宜,科学配置,积极稳步推进中药材产业园、琪胜观光农业园等园区建设,全力打造基地规模化、品牌特色化、产品标准化的丘区特色现代农业乡镇。...
江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江油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