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县永河镇金华村
村民将900多亩承包地以土地入股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并组建了蔬菜专业合作社,专业发展特色蔬菜种植,如今仅蔬菜一项年产值达730多万元,土地收入由原来的每亩1200元增至3400元,实现了该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这真是昔日
“撂荒地”,今成“金土地”。
今年以来,绵阳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努力搭建规范的土地流转公共服务平台,千方百计调动农民规模经营积极性,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截至目前,全市依法推进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65万亩,比上年末增加1.34万亩,占全市农村土地承包面积的15.9%,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种地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继去年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确权试点工作启动后,绵阳市选择了江油市彰明镇、安县茶坪乡双电村、秀水镇龙泉村、乐兴镇黄桷村和晓坝镇开展先期确权试点工作。各试点镇经过开展核对图纸承包宗地信息、确权登记、签订承包合同、差错纠偏、系统补录、结果公示等程序,规范登记确权工作,建立起农村土地承包权属管理平台,有效推动了农村土地合理流转。
在此基础上,绵阳市充分利用各种会议、专场辅导、科技三下乡等活动,加大对农村土地承包流转政策的宣传,进一步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各地严格流转程序,推广使用省农业厅统一制订的标准合同,签订土地流转合同,通过台账规范流转方式,农村土地流转由过去的口头流转,变为在村、社的指导监督下的书面合同公开流转。各地还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加大了纠纷调解仲裁力度,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减少农村土地流转纠纷。
绵阳市还结合各地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各地农业部门加强了对各乡镇土地流转工作的日常指导,要求各乡镇必须建立土地流转档案,并以村、社为单位建立土地流转台账,搭建起了快速运转的土地流转平台。三台、江油、梓潼等地还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在水利、电力、科技、农业开发、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引导鼓励农户发展规模经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针对农村不同情况,各地还积极创新流转方式,灵活采用互换、转包、出租、转让、入股等土地流转形式,实施分类指导。目前,在全市成功流转的土地中,转包土地35.5万亩,转让5.4万亩,互换1.61万亩,出租17.01万亩,股份合作1.63万亩,其他形式4.3万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有序流转,为推动三农经济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魏星奎)
游仙区新桥镇新跃村流转土地660余亩发展苗木,全村有180多名村民实现在苗圃务工。图为村民李桂英正在苗圃给香樟树苗修枝。 (本报记者成和平摄)
新闻推荐
迎着冬日的暖阳,江油市文化街小学第九届校园体育节如期举行。11月22日下午两点整,伴着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文化街小学第九届校园体育节开幕式正式开始。随着节奏明快的音乐,孩子们排...
江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江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