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肖赟梅
5月,江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省督导评估验收;6月,江油高、中考捷报再传:江油一中应届学生刘峻豪以669分勇夺全省文科状元,全市本科上线3783人,上线率65.84%,连续六年居绵阳市各县市区第一,中考700分以上154人,绝对人数和比率再居绵阳各县市区第一;8月,10名学子被清华、北大录取。
江油坚持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如今的江油,教育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教育强市”战略结出累累硕果。
旧貌换新颜
校园建设谱新篇
宽敞明亮的教室、设施齐全的功能室、崭新的塑胶运动场和风雨操场、公寓式宿舍,投资1800万元新建的雁门初中不输于任何一所城市学校。
江油在优化布局、保障投入、改造薄弱等方面持续着力,不断改善了城乡学校办学条件。
江油不断强化教育投入保障,仅灾后重建,就投入资金11亿元,新建校舍43.5万平方米,维修加固校舍35.9万平方米,建设17个农村学校体育馆、30个塑胶运动场、101个乡村(社区)少年宫、57个校外德育基地,全部装配义务教育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室和地面卫星接收站,实现了远程教育校校通。
江油通过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项目规划,投入6840万元,规划改造薄弱学校70所,改扩建校舍面积7122平方米、运动场面积43500平方米。
“软硬”同发力
内涵发展显成效
石代全是小溪坝初中校长,2012年,他被市教体局派往武汉市一所中学进行为期15天的挂职锻炼,全方位体验和感受了先进学校的现代化管理氛围。
江油教体局长缑扬木说:“如果说校园建设是‘教育强市\’这个系统工程的硬件的话,那么师资队伍则是‘教育强市\’的软件,只有两手同时抓,软硬同发力,教育强市的目标才能实现。”
江油通过重选拔、促交流、抓培养实施校长队伍建设工程。公开选拔校级后备干部83人,提拔使用72人。五年来共交流校级干部97人,促进了干部队伍均衡配置。近三年有14名校长被评为绵阳市级以上优秀校长,校长持证上岗率达到了100%。
通过抓师德、重师能提升教师素质,树立了风清气正的行业风气,全市涌现出市级以上师德标兵50名。近年用于教师培训经费1390余万元,组织各级各类专业培训近两万人次。目前,全市有省级骨干教师98人,绵阳市级骨干教师502人,江油市名优骨干教师350人。
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在江油,一支素养好、业务强、作风优的校长和教师队伍正茁壮成长。
质量加特色
高位超越筑高地
连续八年开展小学生“阳光小天使”活动、连续十年开展初中生“青春风采”辩论大赛、连续六年开展高中生主持人大赛、持续三年组织中小学生社会公益大行动、持续四年开展文明行为“十星校园”、“十星学生”创建活动。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江油实施示范性建设工程,强化示范效应;落实薄弱学校提升工程,促进校际之间、区域之间均衡发展;实施“双百工程”,扩大优质教学资源,引领全市学校共同发展;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方式,突出育人为本。江油以“弘扬传统文化、彰显李白文化”为重点,着力培育了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以体现和传承江油“武术之乡”精神为主旨,着力打造了学校艺体教育特色。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江彰——2010年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2011年成功创建省义务教育示范县并高水平通过“两基”国家检查验收,2012年荣获省教育先进县称号;500余人次在全国中学各类竞赛中获奖,300余人在多个项目中获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张琳艳入选国家女足少年队,由中学生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从头再来》北京展演获金奖;全市已创建5所四川省艺体特色学校、3所绵阳市艺术特色学校、13所绵阳市体育特色学校、18所绵阳市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25)日,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第24次工作会议在绵阳市召开。会议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实现中国梦社科篇章”为主题,旨在交流社科理论界的新经验新成果,为社科工作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寻求...
江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江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