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要求:“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学习地理,必然离不开地图,有人说:地图是地理课堂的第二语言。可见,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地图有多么重要。说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一点也不过分。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阅读地图,让学生掌握读图的基本程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图名,明确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内容;然后辨别图例,懂得地图中的各种符号、颜色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最终,让学生将文字论述的知识一一落实在图上,做到图文结合。如学生能够通过读图总结出结论,他们就有了学好地理学科的成就感,对地理当然也就感兴趣了。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那么,如何培养识图能力呢?
我们可以从展图、说图和绘图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读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将地理挂图展示在学生面前,或教师画黑板略图,让学生自己在挂图上或板图上指出所学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为了使课堂气氛和谐,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地图优势,积极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把地理轮廓图想象成某些具体事物,帮助学生认识和记忆地理事物,这样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绘制,通过自己动手绘制、填充,学生会对所学的内容记忆更深,理解更好。当图形在学生的大脑中有了初步的印象后,开始让学生在玻璃片上描绘出相应地图的轮廓,接着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填图,学生在玻璃片上独立填图,并用幻灯展示学生的玻璃片,进行相互比较,让学生自己选出最佳“作品”,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熟练程度。
为了尽可能的体现读图的优越性,教师可以运用比较法来凸显地图的特有“功效”。什么是地理教学中的比较法呢?简单地说就是把同一类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比较,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例如把文字描述与图表展示进行比较。图表可以一目了然地将地理知识展示出来,而文字有时反而让人昏昏欲睡。教师经常运用地图,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而且能启发学生获得新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是地理教学的目的之一。在教学中,要始终注意指导学生读图、用图,使他们逐步养成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习惯。”地图作为地理信息传递的载体,它所表达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具有空间区域分布的任何现象,都可以通过地图加以表现,这就决定了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其为地理课”,此话并不过分,因为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普遍的教学手段,对它运用的如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从这层意义上说,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图文互换和图图转换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更灵活地、全面地掌握知识,达到图与文、图与图之间的融会贯通。有时候文字的表述过于累赘,用图形来表示会清晰很多,有时候图的表达不够详细,要文字的补充说明。有时候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就必修要进行图图转换。
运用比较法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将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对比。地理学科的学习离不开地图,教师可以通过文本与地图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地图的重要性,并通过读图去获取地理知识,进而养成用图来表达地理习惯,提供他们图文和图图转换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若能恰当地运用比较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而且能够使他们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而更加系统地理解知识。
总之,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现行教材中有不少插图与课文内容紧密配合,这些插图是我们分析课本知识的重要依据,更是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重要方法。教师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对我们的地理教学将是极大的促进。
(江油市太白中学 刘俊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江油市人民医院为一名患者成功切除一个约3500克重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腹部切口愈合良好,痊愈出院。今年49岁周女士,6年前无意中发现下腹部有一个疙瘩,约拳头般大小,当时按压也不怎...
江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江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