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江油新闻 > 正文

铺筑致富路 建设新农村——涪城区龙门镇尖峰村村民转变观念自建道路谋致富

来源:绵阳日报 2013-09-26 02:51   https://www.yybnet.net/

三年时间,2813位村民自发筹资120余万元,投劳6000余个,扩建村干道3.1公里,路基宽13米,硬化6.5米。修建环线社路7公里。

两年时间,村里引进企业6家,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全村人均纯收入从6000多元跃升到9000多元……

这是来自涪城区龙门镇尖峰村一组令人惊叹又钦佩的数据。

走进尖峰村,一条宽6.5米、长3.1公里,路肩宽13米的水泥硬化道路,宽阔、平坦,刚修建好的社环线路基,展示出该村发展的蓬勃生机。

村支书王安林自豪地告诉记者:“除了3.1公里的龙方干道3.5米半幅路是亚行贷款项目修建的外,另半幅路和环社路都是我们自筹资金、投工投劳建成的。”

一条机耕泥路

扼住致富命脉

尖峰村地处龙门镇物流园区北面,全村九个农业合作社,总人口2813人,幅员面积约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23余亩,主要以种植水果、蔬菜为主,属典型的农业村。几年前,村上只有一个砖厂,集体经济为零,村民人均6000来块钱,而在当时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9000多元。

穷则思变。干部群众都把目光盯在制约全村发展的村道龙方路上。这条路是连接村子到镇上,到更远的市、区唯一的通道,另一端连着江油市的方水乡,全长3.1公里,是一条五尺来宽的机耕土路,最大只能过小型农用车。

因道路不畅,这条全村出入的唯一道路扼住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命脉:全村致富没门路,集体没经济,人心涣散,成了被“边缘化”的落后村。

村支两委一班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交通不便是制约全村产业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只有交通便利了,本村经济才能又快又好地发展起来”,成了全村干部群众的共识,也是村支两委最想为村民办的一件大事。但村上穷,没钱修路,而路不通就继续穷——这,似乎成了一道无解的难题。

抓住建设良机

共谋修路大计

转机出现在2009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工作,抢抓灾后重建机遇,实施“交通大发展年”,并出台“谁的积极性高,就支持谁”的鼓励政策,在全区掀起轰轰烈烈的农村交通大会战。

当年10月,王安林参加了区交通运输局组织的农村公路建设培训会。会上说,需改扩建村道的村,只要自己建路基,宽度达到13米,区交通运输局将帮助硬化。这一激励政策,让他激动不已。这可是改变全村出行和经济发展的机会啊!

培训一结束,王安林就兴冲冲地赶回村上,召开村干部会,传达培训会内容。村两委研究决定:抓住这个机遇,用好“一事一议”,充分发动党员群众,将这条路修成“民心路”、“富民路”。

随后,村上层层召开了社干部及党员大会、村民代表议事会、社员大会,层层传达这一激动人心的政策和修路面临的各种难题。揣了一辈又一辈的梦想就要实现了!一时间,村上男女老少个个兴高采烈。

然而3.1公里村道要扩建到13米宽,村上将面临资金、土地调整、青苗赔偿等巨大困难。怎么办呢?对此,全村干部、党员、群众通过讨论,形成改扩建村道的共识:一定要修路,而且还要修大路。难题我们共同来解决!

随后,王安林和村两委干部把修村道的想法汇报给区交通运输局和龙门镇,同时还交上了一份“同意修路”的村民签字名单。区交通运输局和龙门镇都表示:这样的村,一定要大力支持!随即,区交通运输局派出了工程技术人员为村上进行免费勘测设计,还提供了初步预算。

村民投资投劳

掀起修路热潮

区交通运输局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为尖峰村修路注入了强心剂。2010年初,尖峰村掀起修路热潮:调出土地、投工投劳、筹措资金、扩建路基……各项工作推进得如火如荼。

首先是调出土地,调宽路基。为了统一村民的思想认识,村上加大了宣传力度,一方面通过村广播、标语等形式,反复宣传新建扩宽路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针对可能占用土地的农户,村上通过召开现场会和坝坝会,帮助村民算好账、作对比,甚至到村民家中,引导和动员村民转变观念,统一思想。饱受村道之苦的村民纷纷表示:“愿意无偿调出土地”,不要一分钱的土地调整费,不要一分钱的青苗补偿费”。3.1公里长13米宽的路基,全村共调整土地10余亩,仅用了一个月时间。“路修好了,村上富了,赚钱的机会就更多了,贡献几棵树很划算。”为了调出土地,3社谢培富老人连正在挂果的枇杷树都砍了。如今走在漂亮的龙方主干道上,老人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高兴。

与此同时,资金筹措也开始了。因集体经济为零,尖峰村的资金筹措更为艰难。为了确保资金筹得到,能公开、更有序,村上通过“一事一议”决定:全村党员、干部带头自愿赞助100—2000元;沿线3、4、6、8、9社老百姓筹集100—300元;全村有农用车的农户赞助1000元左右;特困家庭则无需赞助;身在外乡的村民捐款10000元左右;村上的企业——幸福砖厂和商混公司也分别赞助12万元和10万元。

你100元,我200元,他1000元……短短一个月时间,全村就筹措到40余万元,解决了修路的大部分资金。

为了抢时间,路基修建必须早日启动。但由于标价太低而且资金不足,公开招标没人愿接这个工程。在外做工程的村民谈明成主动表示,愿意垫资帮村上改扩建路基。当时,他的队伍正做另一个工程,但硬是抽出机械和人员,昼夜加班修建路基。

严格资金使用

确保工程质量

“严格资金使用,控制工程成本,确保工程质量”,是尖峰村修路的一个原则。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理财公开透明,在区交通运输局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村上通过“一事一议”,成立了群众理财小组和党员群众质量监委会,在村支两委领导下具体负责施工和管理的全程监督。“不能多花一分钱,让每一分钱都经得起推敲。”理财小组对修路的所有款项都出具专用票据,并将资金的筹集情况全部公布上墙,还随时将资金使用明细账公示上墙,让老百姓有一个明白账。在工程全面结束后,还专门将工程资金收支的详细情况,印发了明晰表,发给村上的党员和村民代表。

在施工现场,质量监委会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无论在路面上、搅拌机旁、配料场,都有人各司其职认真负责。为了控制成本,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有专人对机械使用进行现场计时,确保了机械使用效率、计量准确。

在全村的共同努力下,仅42天,就完成了3.1公里长、13米宽的路基改扩建和铺设。

筑好“幸福”路

引来“金凤凰”

筑好巢引来金凤凰,修好路延伸致富梦。从2010年修好龙方主干道后,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村民生活生产有了新提高,村风民风有了新气象。

龙方干道沿线开始了土地流转。2010年便引进电子厂、地磅厂、铸造厂等五家企业。2011年又引进大蒜加工厂、商混公司。目前,尖峰村已入驻七家企业,共实现税收150万元,吸引外出务工的老百姓回乡务工达300余人,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的理想。60岁的李翠芳大娘在大蒜厂上班。她告诉记者:“工作一点都不累,还能照顾家里,每个月能挣1200元以上。”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城里就业艰难的“4050”人员,在我们村却是香饽饽。60多岁了还能挣1000多元,50岁能挣2000多元,40岁能挣4000多元。

村风村貌大改变。为了让百姓真正受益,村支两委要求引进企业用工首选本村群众,由村支两委推荐。因此,村民到企业打工,必须先在村上报名,经考核推荐才能进入企业打工。而那些经常打架斗殴、惹是生非的“刺头”,就被拦在企业门外。“其实这样蛮好的,村上对村民知根知底,企业用起来称心。”大蒜厂的负责人对这一点非常认同。据了解,仅到大蒜厂务工的就达100余人。“如今,大家都忙着打工赚钱,吵架、斗殴、赌博等现象早已经没有了。”村主任李孝前说。

“引进企业就是要让百姓受益。”王安林一班人与各企业联系各种业务。其中仅商混公司就争取了十台搅拌车指标,一年每台搅拌车能挣20余万元。据了解,路建好后,许多农户都购买了汽车和轿车,一辆跑运输,一辆自己用。

转变思想观念

主动要求修路

有了对比,“要想富,先修路”的真谛才更加显现。

看见龙方干道沿线的3、4、6、8、9社发展得红红火火。2012年底,1、2、5、7社的社长和村民代表,齐齐到村两委“上访”、提意见:“主干道几个社发展这么好,我们也要发展,也要修路,修13米宽的大路。”

几个社主动要求修路,让村支两委心中一亮,顺势提出要求:“如果各个社自己做好群众宣传发动工作、调出土地、投工投劳,村上就帮着修路。”“只要村上答应帮我们修路,所有的工作都能按要求做好!”社长和村民代表当即立下军令状。

随即,村支两委将社员主动要修社道的意见向上作了汇报。区交通运输局、镇党委政府对村民修路热情大加赞扬,并将社道建设提高为社环线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尖峰村的路网密度。

今年1月下旬,1、3、5、7社的村民便开始调土、调地、收菜、移树……根本顾不上过年。正月初八,村环线的新建土路基工程就全线开工了。所有的村、社干部都轮流值班,巡守施工现场,区交通运输局从局长到技术人员多次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建设过程由村民代表全程参与监督,像做自己家里的事一样,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

3月初,7公里长、13米宽的新建路基工程全面完成。整个工程总造价为35万元,实际到位资金为10万元,目前仍有25万元的欠债。“我们充满希望,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通过引进更多的企业落户,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我们一定早日偿清全部欠款。”王安林表示。“这次新建道路属社与社网络路,村支两委已决定将这片区域发展成观光农业、农家餐饮、生态农业、花卉苗木。”王安林对这一片的发展成竹在胸。“下一步,我们计划建设入院入户道路,同时申请开通公交车,使我们村的老百姓也能享受到城里人的生活!”

(王荔 张丽萍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绵广高速江油贯山互通扩建工程已经江油市发展和改革局

绵广高速江油贯山互通扩建工程已经江油市发展和改革局以江发改[2013]210号批准项目可研报告,拟采取向投标(中标)单位融资模式建设,现向社会公开招标。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绵广高...

江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江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雨潇潇兮雾亦迷2013-10-29 21:56
评论:(铺筑致富路 建设新农村——涪城区龙门镇尖峰村村民转变观念自建道路谋致富)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