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的说写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对低段学生说话、写话提出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的写话常常建立在说话的基础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必须与说话训练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语感。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仅靠说写课这一条途径,要从各个环节进行经常性的训练。那么怎样对低年级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呢?结合我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谈谈我在说写训练教学中的几种训练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说话、写话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热情,学习的动力,就会使被动变主动。因此,在说话写话教学中应给学生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唤起学生的说话兴趣,激发学生的写话欲望,使写话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画画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感兴趣的事,容易抓住特点。画好后再写写画的意思,用画画的乐趣消除写话的枯燥。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第一课《春天在哪里》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然后问学生春天在哪里?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在枝头上、在草原上、在田野里等。”那么你们觉得春天美吗?你们想把美丽的春天画下来吗?这时学生的兴趣可高啦!个个聚精会神在纸上画画,一会儿就画好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的图画。然后分组展示,看一看谁的画画得好呢?好在哪里?这时同学们有了说话的材料,便滔滔不绝的讲起自己的画。进入画的情境,说话的激情特别高,大多数学生说话的内容很具体,句与句之间的意思连贯通顺。然后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表演与说话写话相结合,表演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和表演才能。同时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到“爱别人、被别人爱”的快乐。低年级语文百花园中的看图说话写话、能说会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颇有情趣。有的图文可以让学生参与形象的创造过程,进入角色,体会图文的思想感情,当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情感被激起时,可以趁势引导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百花园六中的《看望生病的伙伴》时,先引导学生看图,再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说说图意,然后分角色上台表演,演完后就进行写话练习。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情感、刺激欲望,学生就会有兴趣去尝试写话。
二、说写训练与观察事物相结合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学的知识不多,积累的词语较少,观察事物的能力弱。根据这些特点,观察活动力求与阅读课本相结合,并鼓励学生在说话、写话时要学会应用课本中学过的词语。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百花园四中的看图说话写话《要下雨了》之前,让学生观察下雨前的一些现象。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说说下雨前有哪些现象?再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课本中的三幅图画,一边看,一边联想实际观察到的现象。然后联系图中的内容说说每一幅图画上的小动物的神态、动作,他们之间可能会说些什么?他们正在做些什么?等学生纷纷发言后,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写话词语:如“漫天的乌云、天气闷热、透透气、电闪雷鸣、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跃出水面……”最后把图画内容写下来。这样做,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加深了图意的理解,而且丰富了他们的词汇。学生的写话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说写训练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实际生活是学生说话、写话之源。要想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必须使学生心中装有说写的材料,低年级学生说写的材料来源于儿童生活实际和语文教材中提供的说写材料。日常生活中的交往正是说话的需要,正是在毫无拘束的交往中激发学生的说话的兴趣。因此说写训练必须遵循《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依据教材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增加一些学生熟悉的说写材料,把训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如一年级下册百花园四的能说会道《我喜欢玩的游戏》画面内容是学生每天都要经历的课间活动。在上这个内容前给学生布置课前作业,课间活动时你们参加过哪些活动?你最喜欢什么活动?在活动时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在教学这个内容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学生就会把图画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具体生动形象的说出来。教师,把说话写话训练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说写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说写能力;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说写训练与户外活动相结合
喜欢户外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天性。我在教学中抓住这个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各种活动的目的,了解活动的意义,从各个方面去捕捉活动中的多姿多彩的场景。积累说写的材料,配合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的工作安排,结合时令,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一些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如春天到了,学校组织学生“野餐”活动时,我就利用这个时机,让学生观察路边的景物、田里的庄稼、山坡上的树木。“野餐”时的场面,“野餐”后举行了哪些有趣味性的活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想一想,这次活动你的心情怎样?你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你想到些什么?有哪些收获?组织学生讨论,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然后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写话练习。由于学生亲自参与过这些活动,在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说写材料,就容易进入角色,从而提高了学生说写的兴趣。
五、讲故事、续编故事发挥学生想象力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因此,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外,还应该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低年级的学生最喜欢听故事,同时也爱讲故事。听故事、讲故事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经常给学生讲故事。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丰富他们的词句,这是提高学生说写能力的另一个手段。在教学中我首先选择适合学生思维、语言发展水平的短小故事,让学生易懂易记。一般讲的是童话、生活故事,如《小马过河》、《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有些时候讲一些成语故事。如《坐井观天》、《亡羊补牢》等等。在讲这些故事时根据故事的情节做一些表情、手势生动形象地讲给学生听。仅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讲完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听到的故事复述出来,使故事的语句转换成学生的个人材料积累,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然后让学生按照故事的发展线索续编故事。有学生在听完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的故事后,这样写道:“波斯猫成天不劳动,在家睡懒觉、吃主人家的蜜糖、炸鱼,不劳而获,所以它不快乐。后来看见燕子、蜜蜂、青蛙它们非常的勤劳,给自己和别人都带来了快乐。于是它不再睡懒觉,白天帮主人干一些家务活,晚上就东奔西跑地抓老鼠,为人们消灭害虫,保护庄稼。使农民的粮食不在受到破坏,获得一个又一个大丰收。它为人们做了好事,从此以后,它也像燕子、蜜蜂、青蛙一样快乐。”从学生的写话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多形式、多途径选择材料,不断改进低年级的说写教学方法,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加强了说写训练的教育性、实用性和生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说写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我班级的学生对说话、写话没有一个人有畏惧感,无论是考试写话,还是平时练习写话,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能得到优秀。
(江油市永胜小学 何茂知)
新闻推荐
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涉及千家万户。江油市人口计生局通过“阳光”计生工程的创建,致力打造和谐计生,推进生育文明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在大康镇星火村,记者看到,5名...
江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江油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