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 本报记者 吴险峰
“凝聚共识谋发展,勇做大康追梦人”。在“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中,大康镇党委政府结合镇情,以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的实际行动奋力谱写“中国梦”大康篇章。
百合花海效应显著
行走在官渡村田间地头,如同行走在花的海洋。阡陌之中,连片的百合色泽各异,姿态万千,与套种的玉米碧叶相映相衬。微风吹过,清香扑鼻,令人赏心悦目。“建好百合产业园,实现群众致富梦”。在村委会办公楼前,一条醒目的标语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村支书林华富告诉记者:“农民的致富梦,根基在产业,产业抓不起来,梦想永远是梦想。官渡村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百合产业,让大家尽快富裕起来”。
发展产业是大康人实现小康梦的抓手。这是大康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的共识。如今也已成为大康全镇上下的共识。这种共识正内化为大康人发展产业的空前热情。大康的农业产业发展正如火如荼。
怎样发展产业,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大康人不断探索,不断修正。因地制宜和适应市场是两条基本规律。大康人找到并顺应了这两条规律。
大康地理位置特殊,处在山区与平坝之间,与平坝还有山丘相隔,平常气温比平坝低一两度,又是沙性土壤,最适宜栽种花草树木。
同行的镇党政办主任卫海波告诉记者:“根据大康的地理条件,瞄准市场需求,目前大康正在全力发展以官渡村为代表的百合产业和以星火村为代表的苗木产业两大拳头农业产业。”卫海波说:“去年,大康镇成功引进了四川省松花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百合种植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7500万元。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以松花岭农业开发公司为依托,成立了大康百合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百合连片种植面积已达1000余亩,发展专业合作社社员1000余人。到年底还将发展2000亩。整个项目完成后,可年产百合3000余吨,年产值近3亿元,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3600余人。届时将建成全国最大的百合种球繁育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有机百合产品生产基地,辐射扩建成3至5万亩集生态观光、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大型百合产业园。”
不到一年,大康的百合产业已初显效益。据松花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财务行政部主任何万里介绍:百合每亩投入2万余元,可产出6万余元。百合全身是宝,花可供观赏,还可制成花粉、百合含片、百合饮料等;根茎是对身体十分有益的保健药物和食品,目前市上每公斤可卖到160元。公司的百合产品主要销往上海、福建、广东,供不应求。
百合产业为当地村民打开了一道全新的致富之门。除土地收益外,打工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农民主要参与田间管理,干干除草、种植等简单劳动,老人妇女都能干,每天人均工资不低于50元。说起为村民们发工资,何万里记忆深刻,去年春节前夕,三个月100多万元的工资一次性发出,他和财务室的同事,数钱把手都数麻了。
而百合产业的附加效应更出乎意料。今年4月,不知哪位网友发了个帖子,说是大康的百合花开了,品种多,面积大,景色美得不得了。很快,大康成了旅游热点。大车小车来了,绵阳、成都、德阳、广元的游客纷纷涌入,游历观赏,拍照留念。大康的旅馆、饭店一时爆满。据统计,从4月20日至5月20日,小小的大康场镇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最高峰日游客超过1万人。
珍稀苗木“钱”景远大
大康的另一拳头农产业是苗木种植,主要集中在星火村。星火村是全省新农村示范村之一。近年来,星火村抓住灾后重建机遇修建了规范、漂亮的居民集中安置点。环形车道,休闲健身广场,水、电、气、有线电视、光纤网络五通,污水处理系统,物业管理一应俱全,跟城里一样。
星火村的路子是闯出来的。星火村有个好书记,村党总支书金圣翔很有头脑、很有胆识、很有名气。他把自己开公司挣的钱捐来修公路、修村委会办公用房。发展集体经济,有人不赞成,他就把这些村民送到华西村参观。回来后,反对者成为最积极的支持者。
据村党总支副书记张顺林介绍:“支撑星火村集体经济的是建筑公司、劳务公司、运输公司和农业开发公司。其中农业开发公司的路子走得最辛苦。”张顺林说:“发展农业产业,星火村已经做了大量尝试,先后大面积种植过土豆、豇豆、番茄等,但都没取得什么效益。2008年,大面积的土豆丰收了,但单价每斤才5毛钱,亏本。日摘豇豆1万多斤却不知往哪儿销。去年7月4日,江油市委书记宋开慧召集江油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到星火村现场办公,专题研究星火村产业发展问题,经过分析,提出要把星火村打造成‘万亩花卉苗木基地\’,着力发展珍稀苗木。这一决策核心是市场前景。因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道路建设、城市绿化、小区美化都需要大量的苗木。”
如今,这一规划正在加速变成现实。在星火村,如同置身山水田园画中。漂亮的安置点新楼,宽阔整洁的水泥道呈“井”字型布局在平坦的田地之间。成片间种的樱花、桂花、香樟、含笑、红叶李高低错落、俯仰生姿。
指着一片已有手臂粗的樱花树,张顺林说:“像这样的树现在一株可卖出160元,幼树每株60元,每亩可栽160株,一亩地四年可达产值1.6万元。”
就在这片苗木园对面的山上,隐隐可以看到新土的痕迹。张顺林说:“那山上全是种的桂树,有多个品种,那里将打造成以赏桂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
张顺林说:“按照‘万亩花卉苗木基地\’目标,我们村计划发展桂花1800亩、香樟1100亩、银杏625亩、含笑850亩、樱花1000亩,紫薇100亩,预计5年后年产值可达20359万元,这些珍稀苗木将成为村民又一重要增收渠道。”
产业托起致富梦。大康人的富裕梦想正与鲜花与绿树一同生长。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11)日,市人大常委会城环资工委调研组深入江油,对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开展调研,这标志着以“让空气更清新,让水质更纯净”为主题的2013年绵阳环保世纪行活动正式启动。“对生态成本和效益进行...
江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江油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