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家十分重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使生物学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焕发了新的生命力。生物学的内容十分丰富,许多学生起初对生物挺喜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难度的增加,加上受过去“应试”教育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影响,学生中普遍出现了厌学现象,学习成绩差,渐渐失去学习兴趣,这些都是缺乏学习动机的表现。要想学生长期爱学生物,学好生物这门学科,关键在于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1、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生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它和自然现象以及生产、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因为科学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及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生物知识。第一堂课就理直气壮宣传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我通过网络、媒体等一些途经查找有关生物在当前各个领域的一些前沿的成果,社会热点和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些实例,如:用生物学知识处理农作物秸秆,城市垃圾等等,把这些东西拿到课堂上,学生积极性很高,学习生物的决心也很大。
2、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生物学习中的求知欲,强化内部学习动机。
求知欲在生物学学习中是指学生对于学习生物知识和技能,对于解决与生物知识有关的问题的需要,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与此相关的好奇心以及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1)开课激趣激疑,激活学生的“动情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应给每节课开好头,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导入,教师常采用问题型导入,在使用新教材教学中,用每一节前面的“想一想,议一议”进行导入就是问题型导入,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答问,对本节课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此外,教师还可采用直观型,娱乐型,实验型等等方式导入,总之每一种导入方式都要围绕一个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2)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生物学实验在培养学习动机中的作用。首先,教材要求的分组实验,有具备条件的,个个都要开展。课堂演示实验教学要加强,学生对实验感兴趣,激发了学习动机。我在课堂教学中,把挂图、标本与活体实物结合起来,将学生实验与知识学习结合起来,采取边实验边讲的教学方法,尽量使学习变得直观、形象、轻松。如学习骨骼肌、骨的协作运动时,让学生通过屈肘、伸肘以及提水的动作来观察肌肉收缩和舒张的情况;膝跳反射实验中,注重引导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老师只指导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这些实验学生的参与度空前高涨,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这些实验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刺激外部学习动机的形成
成就感来源于父母、老师和同学对学习自我提高的赞扬和尊重。学生希望通过学好生物学能够得到社会的肯定,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其外在表现是好强、上进和追求荣誉。我认为在生物教学中,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生物教学中实用知识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知识的教学,如人工呼吸法对病人的施救、眼耳的卫生保健、传染病的预防、积极参加锻炼促进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等。让学生感到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是多么的重要,要想成为一名健康合格的公民,必须具备一定的生物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适当地组织生物学知识竞赛
不同形式的竞赛对学习动机都有或多或少的激励作用。如个人竞赛、小组竞赛、班与班竞赛等,让他们享受掌握知识后的成就感,充分利用这些外部动机来激活他们学习上不足的内部动机。
4、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作业、测验、考试之后,让学生知晓学习结果,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反馈:给予肯定、表扬,对学生的肯定对帮助学生确立自信很有帮助,有助于进一步激起努力学习的动力,但长期的失败和挫折所引起的不安情绪,能减弱动机,因此,我主要采取以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综上所述,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这些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和转化后进生都将是有益的帮助。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好这些动机因素,激发和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动机。 (江油市武都初中 王国勤)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推动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丰富校园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检阅学校大课间活动开展的成效,11月21日上午,在江油市武都初中2012年秋田径运动会上,兔子舞比赛作为第一个...
江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江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