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坚勇五一二实验小学(原江油市建南小学)始建于1963年3月,其前身为四川矿山机器厂子弟学校,2001年8月由四川矿山机器集团 (原四川矿山机器厂)子弟学校剥离到地方,并更名为江油市建南学校。学校先后成功创建成为绵阳市示范小学、绵阳市校风示范学校、绵阳市绿色学校等荣誉,连续三年获得了江油市文明示范学校流动奖牌,并多次获得绵阳市和江油市教学质量表彰。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扬。
2008年“5.12”大地震后,新加坡坚永集团公司董事长陈永庆先生出资近千万,修建了四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首所成建制永久性学校,同时学校更名为“江油市坚勇五一二实验小学”。
近年来,江油市坚勇五一二实验小学以打造特色、提升内涵、强化管理,促进发展为工作主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学校教育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从学情、教情和人民群众需求的实际出发,以教育教学为学校工作的中心和重心,坚持理直气壮地抓教育教学质量的理念;坚持从激励机制入手,加大奖惩力度,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以生为本,努力打造三支强有力的德育队伍——即德育干部管理队伍、班主任队伍、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强调教师的敬业精神;开展校本系列化活动,不断强化教育教学研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软、硬实力和办学水平。走出了一条符合学校发展的坚勇特色之路。
用感恩传承爱心
进入坚勇实小,“坚强勇敢,传承爱心”的校训映入眼帘,向世人展示着坚勇师生坚毅顽强,勇往直前和传承大爱,感恩奋进的坚勇精神;旗台上,“饮水思源,铭记于行”的碑文满载着坚勇师生对党和人民以及对陈先生的无限感激之情;文化墙上,“做文明坚勇人,行文明坚勇事”刚劲有力的文字昭示了坚勇师生率真的做人行事的人生准则。
结合灾后中小学感恩教育现状,坚勇实小通过“构建感恩教育学段目标”、“利用学科课堂教学”、“开展感恩主题活动”、“开发感恩课程资源”、“营造感恩校园文化”、“进行家庭感恩教育”、“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等感恩教育途径,运用“目标控制策略”、“教学引导策略”、“活动体验策略”、“资源开发策略”、“情境熏陶策略”、“家校联动策略”、“榜样示范策略”等方法;开发了具有本地特色、时代意义和体现灾后教育重建需要的感恩教育资源。根据灾后小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等因素,学校制定了低段、中段、高段感恩教育目标,确保了感恩教育有的放矢。低段:感恩父母养育我;中段:感恩老师教育我,高段感恩他人帮助我,感恩社会,感恩自然。如:一、二年级要求做到,进家门说,(妈妈)我回来了;出家门说,(爷爷)我去上学了,再见等;三、四年级要求做到,团结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在家给父母泡茶等;五、六年级要求做到,关心学校,举止文明,你丢我捡,在家打扫卫生,做力所能及的事等。
在课堂教学中,学校注重挖掘各学科感恩教育资源,整合各学科感恩素材,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感恩教育纳入班会、队会课、思想品德课及语文、音乐等学科课程教育的重要环节,渗透感恩教育内容。
经常组织开展感恩主题实践活动,设计以“感恩”为主题的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培养感恩意识。
努力营造感恩的校园文化体系。致力于营造富含“感恩”元素的校园文化,让孩子在健康浓郁的校园文化熏陶下快乐成长。
用细节打造品牌
如今的坚勇五一二实验小学,整个学校焕然一新,有美丽坚固的教学楼、宽阔的塑胶操场、干净整洁的食堂、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甚至星级化的厕所。这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如何用好、爱护好我们的校园,把软件实力提高上去,一直是学校校长余国文思考的问题。
搬进新校园后,学校提出了“用细节打造品牌”的办学思想,并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行了“专题洗脑子”活动。譬如,专题学习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经验报告;开展“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的主题培训等,促使教师在思想上紧起来,认识上高起来,工作上实起来。具体实施精细化管理,一、由注重“考、评、督”转变为“导、助、教”;由偏重于组织机能向参谋指导机能转变;由偏重于检查评价机能向管理教育机能转变;由偏重于常规管理机能向开发德育资源功能转变。二是力求在精细管理上做文章,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在实际操作中求实效。层层完善管理机制,做到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大事具体抓,小事做到位。三是专注于养成教育常规中的“小事情”,专心于活动场所的“小角落”,关注于教育活动中的“小事件”,专心于师生行为的“小环节”,从而有效推进精细化管理。细化规范,提升学生文明素养。抓学生文明素养就要从行为细节管理抓起。通过系列精细化管理举措,营造了一个人人关心和维护新校园环境质量的良好氛围。一是狠抓检查督促,强化过程监管。实行了行政和值周教师课前巡查评比制度、校风监督岗课间巡查制度、放学后保洁情况检查评比制度等。二是言传身教,现场示范。如:实地教会低段学生饭前洗手,正确使用水龙头开关等。三是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实行掌门长(桌长、电长、墙长等)负责制,监督有无粗暴损坏设施设备等行为。四是推行校园植物认养制度。以挂牌“感恩竹”、“爱心树”等方式对校内植物和绿化带进行了个人和班级认养。五是执行违规追查补偿制度。文明监督岗对管辖区内乱丢乱扔等行为进行劝阻并登记,违规者须巡查另外违规者或承担该辖区的清洁维护;对主动维护者,实行加分和表扬。六是开展高低年级结对帮扶活动,如在规定期限教会其整理书包、正确使用清洁工具,期满后邀请家长现场观摩等。七是硬环境维护首遇问责制。从校长到老师再到学生,遇到有损校园环境的行为,要主动制止,落实弯腰行动,自觉接受监督。
以学导行,强化训练。学校着力构建文明素养教育体系,一是发挥学校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做到课内外相统一。学校利用三会一课(班会、队会、晨会、思想品德课),让学生明确、理解文明修身的标准,做到有章可循。二是认真搞好行为养成训练。本着“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的原则,分课前准备、文明礼仪、公物爱护等10个方面,每月确定一项训练重点来强化“文明修身工程”。受表彰的班级在升旗仪式上做经验交流,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素养。三是分阶段开展“好习惯伴我成长”、“废纸不出教室、零食不进校园”等主题活动,告诉学生“该怎样做”、“为什么做”,使养成训练具体化、形象化、人格化;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认识一点、做好一点、养成一点。四是利用家长学校的教育功能,以提高家长的文明素养来感染和熏陶孩子的行为,家校合力共同做好学生文明素养的教育、督促、反馈工作。
特色教育结硕果
坚勇五一二实验小学在不断创新加强学校特色建设,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方面,开辟了一条有特色、有创意的教育新路径,取得了突出的育人成效,推进学校特色教育不断取得新发展。
自2010年江油市首次推行江油市文明行为十星学校评比活动以来,学校连续3年荣获江油市文明行为十星校园,2010年荣获绵阳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2月被绵阳市教育局授予“校园文化特色学校”,2011年被授予绵阳市爱路护路宣传教育示范学校荣誉。连续10年荣获江油市学校工作目标考核一等奖。成为江油教育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坚强勇敢”,坚勇实小人做到了,也一直在坚持发扬;“传承爱心”,坚勇实小人秉承了,也一直在努力实践中。明天的坚勇实小将抒写更亮丽的发展篇章。
(唐晓建 记者 李正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江油市扶贫和移民局的整村连片扶贫项目——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工作,在六合乡和枫顺乡启动。江油市六合乡和枫顺乡,地处江油市北部的高寒山区,这里山高林密,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
江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江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