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江油新闻 > 正文

莫言与绵阳人的文学缘

来源:绵阳日报 2012-11-02 04:10   https://www.yybnet.net/

2012年10月11日19时,从瑞典文学院传来一条喜讯:莫言成为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当晚,绵阳诗人雨田,拨打莫言手机,并通过短信祝贺莫言老师获诺奖,圆国人之梦,为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坛争得一席之地。人们不禁奇怪,绵阳诗人雨田怎么与莫言这么熟悉呢?10月30日下午,雨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和莫言的交往,是因为都热爱并从事着文学创作。”

热爱文学,莫言与绵阳文人交情深

回忆起初识莫言,雨田依然记忆犹新。那是在1988年11月的一个傍晚,雨田到北京,在鲁迅文学院的食堂吃饭时,和当时也在此进修的莫言初识。在一大帮文朋好友聚餐时的高谈阔论中,莫言给雨田留下了沉默少言却豪爽喝酒的山东大汉形象。分别时,莫言和雨田互换了通信地址。

2001年9月22日下午,莫言应邀从北京前来江油市参加“李白诞辰1300周年纪念会暨太白碑林落成仪式”。雨田作为绵阳承办方的工作人员,前往成都双流机场迎接,莫言作为中国作家代表成员参会,一下飞机,就握着雨田的手说:“我们见过面。”雨田答:“就是,在鲁院里。”雨田和莫言的“第二次握手”,虽时隔13年,但老友再聚仍分外亲切。

莫言一行下榻绵州酒店,在绵阳人民公园附近小逛。雨田回忆说:“莫言对绵阳城建很有好感,他说绵阳城很洁净。到江油青莲参观李白碑林时,说青莲风水好,就该是诗人李白的出生地。”

雨田说,莫言的书法写得很好。前几年,江油有个朋友准备开发当地旅游,请他帮忙联系到莫言题字,不久,莫言就将写好的书法作品邮寄到绵阳雨田处,转交给江油的朋友。

对于莫言获得诺奖,雨田认为这在情理之中。莫言是当代中国卓越的乡土作家,他写作的源泉,基本都来自于他的家乡山东高密,来自于最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雨田说:“莫言能获诺奖,我认为大家该向他学习,学习他始终能够抓住事物最独特而本质的一面,抓住最能出作品的创作源头,在这个源头上不断地去下苦功夫和真功夫,才能源源不断地创作出优秀文学作品。”

雨田阅读的莫言的第一部作品,是他的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雨田说:“当时读了这书后,感觉一般,但是到了读他的《丰乳肥臀》等作品时,就觉得他的作品越写越好。莫言是一位把自己的身体、心灵、思想都交给故土的作家,他用手中的笔,拾起了遗落在稻田里的文字,创作出了有思想、有历史使命感的优秀文学作品。”在雨田的眼里,莫言的散文更加优秀。

这些年来,雨田与国外不少汉学家有交往,他们认为,除了李白的诗歌以外,当今中国文坛,没啥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了。而莫言这次获诺奖,用事实证明了当代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也对中国文人是大大的鼓舞。

纪念李白,莫言到江油签名留影

“莫言是用文字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家,所思所写很贴近基层百姓的生活。”这是江油市作协主席蒋雪峰对莫言及其作品的评价。作为陪同莫言参加“李白诞辰1300周年纪念会”的本土知名作家,蒋雪峰回忆起2001年莫言在绵阳江油的两天之行,仿佛发生在昨天。

蒋雪峰说:“我觉得莫言的小说,跟同样获得诺奖的前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作品相似,他们都是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反思社会、战争对人类的摧残。善于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莫言,其作品有思想张力、有高度,而他的创作从未脱离家乡土地上百姓的生活。莫言的小说特别擅长讲故事,做到了雅俗共赏。如今,莫言获诺奖,不仅重新唤醒了国人对文学的关注,更是对作家的鼓舞。”

李立是江油一位文学爱好者,上个世纪80年代末,李立阅读了莫言的《天堂蒜苔之歌》等作品后,从此喜欢上了莫言的作品。在纪念李白诞辰1300周年活动中,李立作为承办单位的工作人员,和莫言有了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李立回忆,当年举行纪念活动时,已经是文学大家的莫言,坐在主席台下,但他安之若素。

2001年9月23日,江油在青莲太白碑林举行李白文化节开幕式,开幕式前一个小时,一队专家学者随引导人员踏进了太白碑林的大门,因为熟读莫言作品,他早就在书中见过莫言的相片,远远地,李立就望见了那熟悉的容貌,他高大的身材在一队学者当中显得格外抢眼。莫言一边欣赏碑林,一边慢慢地踱向开幕式会场,渐渐地,莫言落在了队伍的后面,一个人静静地品味着诗碑,李立快步走上前去。李立说:“我当时拿了一本莫言的散文集和胶片相机跑过去,请求与莫言合影,他默许了。”于是,李立找人帮他与莫言拍照留念。莫言还给李立签名,留下了“莫言2001年9月23日于江油”这几个字。在李力的记忆中,莫言少语,甚至沉默,但他会用神情和行动来传递自己的肯否。李立担心首次与偶像拍摄的照片效果不好,也是莫言的亲切随和鼓舞了他,李立为了留下更多值得回忆的画面,追上莫言,又重新一起合了几张影。

李立说:“我读了莫言的作品,感觉他是一个用作品来说话的优秀而低调的作家。”李立说,莫言获诺奖,提升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这是一件让他这个文学爱好者很开心的事情。

李立介绍,当年,莫言在江油的两天,大雨时断时续,他的一位同事负责陪同莫言,请莫言留言,莫言挥笔在一个软面抄里写下:江油人民好多情,漫天大雨伴我行!!!莫言,2001年9月24日。

(本报记者 田明霞 实习生钱双)

图片由李立雨田等人提供

新闻推荐

江油市华丰初中组织师生参观太白碑林

本报讯10月30日下午,江油市华丰初中组织师生参观太白碑林,深切感受李白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2013级5班、6班师生100余人,乘车来到太...

江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江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莫言与绵阳人的文学缘)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