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6)日,83岁的中坝镇东胜社区老人王银凤赶到江油市人民医院,将自绣的20双鞋垫送给中医科的医务人员。原来这位耄耋老人在中医科住过两次院,通过救治其病情平稳出院,与医务人员结下了深厚情谊。
“我不知道该怎样感谢你们,这是我一针一线,用了一个半月时间,特意为你们绣的鞋垫,表达我对你们的感恩之情。”
昨日上午,江油市人民医院住院部中医科病区办公室走进一位特殊的客人,老人满头银发,手提一个沉甸甸的绿色环保袋。见熟悉的王婆婆进来,正在忙碌的医务人员争着给老人让座。她不是来看病,而是给医务人员送上自绣的20双鞋垫,以表达谢意的。83岁的王婆婆说,她在住院期间,医务人员就像自己的儿孙一样,护理精心。开始,她准备请科室的全体人员出来吃顿饭,想略表感谢寸心,没想到被大家婉言谢绝了。
请大夫们吃饭没能如愿,王婆婆又在思忖着另外一种感谢方式:大夫们一天到晚匆匆忙忙奔走在各个病房间,何不给他们绣些鞋垫护脚?很快,王婆婆就开始实施“鞋垫计划”。剪鞋样、打糨糊、做襁子、买面料等,老人开始一针一钱绣起来。年轻时王婆婆是一把做针线活的好手,年过八旬的她早已老眼昏花,经常戴着老花镜绣到深夜。
一个半月后,20双棉软、厚实、不同鞋码的纯手工鞋垫全部绣好,还用了彩色棉线绣出花鸟虫鱼好看的图案。王婆婆把鞋垫一一送给医务人员(如图),谁都不敢拒绝这位83岁老人一针一钱的酽酽深情。送过自己亲手绣的鞋垫,老人就了了一桩心事。
今年4月,王婆婆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多种综合性疾病,住进医院,主管医生谈勇除了每天两次查房外,一有空还往老人的病房里跑。老人惧怕死亡的情绪相当严重,成天叨咕着“也不知这一关能不能过去?”她甚至叮嘱儿女们赶快为她的后事做准备。谈勇想方设法安慰王婆婆,将老人从思维的死胡同里引出来。同时护士们轮流陪护老人,摆龙门阵、说笑话,尽拣开心的话题,经常逗得王婆婆开怀舒心大笑。心情愉快的王婆婆病情很快稳定下来,住院10余天就高高兴兴出院回家了。
今年9月初,王婆婆气紧心慌,心率每分钟达150多次,下肢浮肿,无法下床。医生陈正祥来到老人的病床边,不笑不说话,同样张口闭口一句一个“婆婆”,每天都要到病房好几次,细心观察王婆婆病情细微变化,了解她感觉怎么样,不厌其烦地为她解释身体出现的不适症状。
虽这次入院时病情较重,医生为老人中药汤汁服用、中药穴位贴敷调理和西医治疗,经过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不到两个星期老人就病情平稳出院了。 (岳耀文本报记者苏东华文/图)
新闻推荐
日前,记者从江油市统计部门看到一份令人可喜的数据:今年1-9月,江油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户,净增8户,总户数达到170户;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37.5亿元,增长19.2%;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70.3亿元,增长1...
江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江油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