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江油新闻 > 正文

小小折耳根做成大产业——记江油苏溪折耳根专业合作社

来源:绵阳日报 2012-10-22 10:02   https://www.yybnet.net/

常人眼里一根草,农民手中致富宝。近年来,在苏溪折耳根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江油市苏溪村将小小折耳根做成致富增收的大产业,让苏溪村进入了富裕村行列。

整理土地

主导发展折耳根

进入江油九岭镇苏溪村,记者看到,村道笔直平坦,特色小楼错落有致,从村头一直到村尾绿油油的全是折耳根。眼中的一切,无不展现出小小折耳根给苏溪村带来的巨变。

2008年以来,苏溪村对上千亩土地进行了集中整理,并配套建设了水渠、道路、清洗池等基础设施,为折耳根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借助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东风,苏溪村将折耳根这一传统产业作为“一村一品”发展的主导产业。

在万亩折耳根基地核心区,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土地整理,苏溪村最终形成“田成方、路成网、渠带状、交通便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格局,全村7个村民小组、430户、1372人常年种植折耳根。

规模经营

“小菜”做成大产业

苏溪村折耳根驯化栽培有近10年历史,过去由于农户零星分散的兼业种植,滞后市场需求的起伏经营,始终处于传统蔬菜小品种的尴尬地位,每亩年收益不足2000元。

为此,村支两委积极引导农民成立了苏溪折耳根专业合作社,并提供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技术指导和培训、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防病治病、统一销售等“五统一”服务,推进折耳根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

目前,苏溪折耳根专业合作社已发展社员438户,跨行政区域带动种植户4000多户,逐步形成了以九岭镇苏溪沟4000亩折耳根基地为核心,辐射带动九岭、八一、方水、香水等4个乡镇、9个村,连片种植面积上万亩的格局。折耳根亩产量达到8000斤左右,亩收入在1.8万元以上,成为该区域农户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

做响品牌

折耳根连通致富路

如今“苏溪折耳根”已经成为绵阳小蔬菜中的一张“名片”,声名远扬,而这小小的名气背后,是对产品的高标准要求。

合作社在种植管理中,严格要求成员按标准化生产,建立了内部质量管理监督机制,制定了社员公约,公开质量承诺。生产中,统一使用无公害农药,严格禁止使用禁用药品,统一病虫防治。在基地还安装了太阳能诱虫灯和小黄板,推进生态种植,确保生产的折耳根是绿色、无公害的安全产品。

目前,苏溪折耳根已鲜销重庆、贵州、广西、江苏等地;而药用产品(老茎叶)供销河南、安徽制药厂。同时,合作社计划投资兴建净菜包装加工项目,将折耳根按根、芽、叶分类包装,延长贮存保鲜时效,拓展产业增值空间,品牌进入超市销售,也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为农民持续增收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今年上半年,该村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7520元。

(本报记者刘鑫)

新闻推荐

小小折耳根 种出幸福新生活

10月23日,在江油市九岭镇苏溪村村口的千亩折耳根基地里,记者见到了正在调试太阳能灭虫灯的村民刘金花。刘金花说:“感谢党的好政策,去年,我家种折耳根和莲藕,收入近10万元。现在农村日子好过了,村里修广...

江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江油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小小折耳根做成大产业——记江油苏溪折耳根专业合作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