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已经在农村中学担任思想品德科任教师有十七个年头了。在这些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纵观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各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虽纷至沓来,但它们却与农村的基础教育难以融合。尤其是农村中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我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背景下,人们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极端主义等消极思想的影响和冲击下,其德育功能不断削弱和教学质量水平不断下滑,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现状令人堪忧。那么当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如何呢?
一、存在的问题:
(一)、从教师层面看,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专业化、专职化程度较低。再者,有些老师上思品课时方法简单粗糙、态度敷衍马虎,缺乏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没有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完全是依照自己的理解和兴趣,信口开河,信马由缰。长此以往,何以言传,何以言教!
(二)、从学生层面看,由于中考思想品德科只占30分,学生在思想上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一方面很多学生还想当然的认为,思想品德科仍是“背多分”,认为中考前一两个月,突击机械背诵,亦可应对中考。另一方面,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思想品德教育就是进行理论说教,没有充分认识思想品德教育的现实作用,不能够把理论学习与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践行结合起来。
(三)、从教学层面来看,过于强化“知识中心”价值取向把认知目标的达成度作为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唯一指标,能力、情感、态度目标是否实现往往被忽略。虽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应试的压力下,教学目的仍是以知识为中心,“灌输式”教学自然就成为主要教学方法,强调单向的灌输与说教,偏重认知,教学的双边互动变为了老师的“语言独白”和“单向说教”,教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忽视对学生真正内在的思想教育,而学生的思维受限于老师所教的范围,学生缺少内悟、反省、自律的内化过程。
(四)、社会实践活动是将理论教育转化为学生实际能力、提高思想觉悟的重要途径,由于农村初中学校普遍经费紧张,安全之剑高悬,加上本身学校重视又不够,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少之又少。
二、对策
(1)加强和优化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师资力量,建立专业专职教师团队,区县教委、学科教研室、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对思想品德教学进行督导、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2)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遵循 “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强化理论联系实际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状态设计内容,有针对性地回答他们普遍关心、困惑的问题,健康、秩序发展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切实解决他们认识中的问题
(3)学校应尽可能多地开发社会实践活动渠道,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受教育、受锻炼。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这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思想品德课兴趣、提高思想觉悟有重要意义。
(4)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以学生为本。由传统的“灌输型”向“指导型”转变,教师应该主动把“讲堂”变为“学堂”;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参加教学活动,调动其积极性,使教材中的知识经过教师的指导,被学生内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
(5)在真实情感中教学
以情育人,创设情感教育的良好环境,是思想品德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思想品德教师要努力把情感教育切实渗透、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使其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效力,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加以探索和运用,对拓展和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效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师带微笑进课堂、创造师生平等、友好交流的愉悦环境。知识的传授加上情感的交流可以变教师的“说教型”教学为“情感型”教学,可以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
(6)思想品德课要讲究实效性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学生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该具有思想教育性、科学性、正面性、实际性。正所谓学以致用,思想品德课的关键在于把理论用于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从身边体验知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实践出真知!而且思想品德课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年年新教材,人人新教师。因此,在教学中,选择的材料应该是最近的、最新的,和现实社会是同步的!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农村与城市之间差距较大,这与国家提出的城乡统筹、均衡教育、是不相称的。我们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积极找出对策,解决问题,努力改变现状。作为农村思想品德教师,更是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江油市太平二中 黄雨梅)
新闻推荐
本报讯曾在“5·12”特大地震后以千万元巨资无私援赠江油教育,建成四川地震灾区首所成建制学校“江油市坚勇五一二实验小学”的新加坡坚永集团董事长陈永庆先生,再次从新加坡飞赴江油,专程到学...
江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江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