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常常要精心设计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新课导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增强课堂吸引力,可以唤取学生的求知欲望,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拓展知识面,可以增强师生互动。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设计得好,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成功。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一)“开门见山,揭示新课”导入法
当前教学中提倡一种教学方法——目标展示法,又称“一课一得法”:要求中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一项重点内容。要想真正做到一“得”,就要求教师明确课文重点、确定目标。一进课堂,就直奔主题,即“目标展示”导入。如:上《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语言,是我们人类交际的主要工具。大自然会也有语言?学习《大自然语言》这篇课文后,我们就会找到答案。”目标展示导入法醒目,直截了当,直切主题,是一种很常见的导入方法。
(二)“联系旧知,揭示新知”导入法
教育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所以,我们在教授新知识的同时,能够巧妙地联系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情境。如:我在讲授《醉翁亭记》时,首先让学生迅速地回顾我们前面学过的课文《岳阳楼记》,再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上。
(三)“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导入法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即“丢包袱”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心理学上认为:思维过程通常是从需要应付某种困难、解决某个问题开始,概括地说,思维总是从某个问题开始。根据这个原理,新课的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四)“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导入法
青少年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经常动手,可以刺激思维发展,提高智力水平。课堂上采用“动手操作”导入,可以大大活跃课堂的气氛。如:学习诗歌《湖心亭看雪》,事先叫学生准备好画笔、颜料。正课开始,我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比赛画画,请根据诗歌《湖心亭看雪》的内容,画一幅画,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学生一听,可来劲了,勾描的勾描,涂彩的涂彩,忙得不亦乐乎,整个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也迎刃而解。
(五)“直观演示,提供形象”导入法
初中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大胆采用直观教具导入。这种方法是利用实物、标本、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引发注意力,激发兴趣。直观教具可利用现成材料,也可自己制作。如学习《苏州园林》一课时,我就直接拿着一副苏州园林扑克牌,进课堂导入新课,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更直观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六)“故事导入,启迪思维”导入法
故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涵。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如在讲授《马说》时,我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生讲述关于伯乐的故事。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通过历史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顺利导入新课,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七)“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导入法
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产生愉悦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用音乐法导入会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课文中的情境,接受新知识。如《云南的歌会》一课,我先简单介绍云南少数民族名曲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然后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的录音带,让学生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首极具云南民族风情的民乐,随着葫芦丝旋律悠扬地响起,时而深沉,时而激扬,倾吐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爱情的憧憬与向望,但又交织着思念和淡淡的忧伤。利用音乐创设情境,由此而让学生来探究云南歌会的风貌。
(八)“现代技术,制作课件”导入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实现了 “地球村”的梦想,这给教育带来了重大变革。课件已广泛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如我在讲解《孔乙己》时,我先播放了相关时代背景的课件,是从电影《孔乙己》中剪辑的片段,让学生对这一时代背景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学完这篇小说后,学生的头脑中有了对孔乙己形象的想象,进一步了解小说的主题,深入体会到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其它还有才艺展示导入法、旁征博引导入法、成语导入法、热门话题导入法、运用比较导入法、中心人物导入法、先抑后扬导入法等,以上各种方法不是截然分开的,许多方法是交叉的,只要我们选择好切入的角度,结合学生实际的水平,就能给一堂课开好头,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带领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
(江油市新安初级中学 黄德军)
新闻推荐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内容,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数学问题融入生活实际,将课堂中无法表现...
江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江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