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内容,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数学问题融入生活实际,将课堂中无法表现的、抽象的、微观的事物和发展过程通过媒体技术以动态的、直观的画面和图像以及声音再现于课堂,助于启发学生思维,使抽象内容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可以有效突出重点、化难为易,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的学习环境,收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 巧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某件事产生较高的兴趣时,做起事来不仅效率高而且表现出色,当缺乏兴趣时,即使易做的事有时也完成不好.一堂好的数学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是很高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个形象直观的学习情境,可以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化、形像化、具体化,让学生不但听得见看得见,而且使学生身临其境.这样就能从不同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活动,从而使他们兴奋起来,创造了一个积极参与、乐于探索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起来,更乐于去探索,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
二 多媒体有助于提供直观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这是人类认识过程所遵循的一般规律。但是,小学生学习的知识,大部分是前人在实践中长期积累的间接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解决这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际与理论间的矛盾,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获取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时,过去很多教师总是强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 “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长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这一概念。而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充分借助多媒体,用有色彩的线条来闪烁着各种图形的边长,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用同种色彩的线条飞入显示,正方形的四条边用同一种色彩的线条飞入显示,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周长公式。
三 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灵活、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一些教学重点、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多媒体课件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声音与动画视频于一体,图文并茂、声画并举的教学模式,通过模拟演示突出操作的过程,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调动了学生各感官的协调作用,能有效的解决教师难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了精讲多练,突破重难点。如我在上小学二年级加减应用题时,运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一辆汽车车上有46人,行至南门站从车上下了18人又上了16人,这时车上有多少人?教师通过动态直观的演示,突破了难点,这比教师枯燥的讲解更容易理解,学生很快的列出了正确的算式解答。再比如,在《圆的面积》教学时,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是推导圆面积公式的关键,而“化圆为方”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利用实物展示等传统教学方法总是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而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展示,采用逐步逼近的方法,加上教师适时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媒体动画拼成过程的演示发现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则越细,拼成的图形就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在操作中实施转化,既向学生渗透极限思想,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这一动态直观的转化过程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四 利用多媒体,加强学生思维训练
数学是人类思维的体操,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参透着数学。传统的课堂教学,只讲知识点和现成结论,忽略了方法和探索结论的过程。多媒体应用在提供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教学信息的同时,学生通过多种感知获得有关信息,提高认识的效率,帮助学生理解在平常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说不清的含义,从而达到了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间为繁,化难为易,化虚为实的效果,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在学生学习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得以训练与发展。
五 运用多媒体,增加课堂的容量,高效帮助学生理解实际问题
数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要让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进行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传统的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无法有效地创设较多的实际问题情境,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运用多媒体教学就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适当的增加一些练习题和练习内容,这样就能让学生对所知识进行牢固的掌握和巩固。
六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中的作用
活动课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从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出发,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以获得直接经验和提高实践能力为主的课程,数学活动课,它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都能最大限度地开发智力。多媒体技术及设备能再现声形,图形并茂,我们在数学活动课中使用这一手段,无益会收获更大。如:巧拼图形,发展想像。小学一年级认识图形一课,为了训练学生丰富想像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我就制作了一个由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组成的物体,投影在大屏幕上,看这些图形像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把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人物、动物、植物等在大脑中想像出来,并说出用什么图形表示物体的哪一部分。让学生自己拼,看谁讲得多,拼的好,有的学生就拼出了人、汽车、鱼、不倒翁等。
(江油市新安小学 袁远德)
新闻推荐
在“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时代,数学教育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的传授和智慧的开启外,还应包括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给学生以真诚的人文关怀,能促...
江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江油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