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想,要是孔雀的开屏根本得不到异性的青睐,根本得不到人们的喝彩,在它的进化史中是否还有保留此功能的必要。同理,在学生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始终得不到一丝的关注和肯定鼓励,在其心中还有值得为之不断努力的动力吗?成功的教学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如果我们的学生都没有学习的动力,那么即使我们有最好的口才、最靓的板书、最高的学历也会无能为力。可见,要点燃学生心中的智慧火花,培养刻苦的学习精神,教师必须努力创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更多的赏识与肯定,才能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诱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变对学习不感兴趣为学习有趣;变不想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经过这些年的教学工作体验,我深深地感触到让赏识教育走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爱上学英语,可以大大的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课堂不只是为师生的成绩设置的,更是为师生的共同成长而设置的。成长就有烦恼,在课堂教学中,师生要不断消除成长中的烦恼。烦恼的消除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赏识获幸福。没有赏识、信任就构建不出快乐无限、思绪飞扬的课堂。课堂教学中尊重每一个学生,赏识每一个学生,允许出错,鼓励异端,让微笑的脸庞、赞许的目光、炽热的话语、善意的提醒沁入课堂中每个生命体的心脾。教师对学生赏识要走向多元化,不局限于书面测试,也就是说,我们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英语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在教学中,每当学生在分析、猜想、判断、探究、交流、讨论中哪怕有了一个正确步骤或活动中刹那间的闪光细节,我们都要百般呵护,以激发学生持续的认知冲动和思维活跃。尤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实行“三优先”政策——优先心灵互动,优先生活互动,优先学习互动。我想,师生的幸福感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幸福感是随学生成长而生成的。我欣赏,我追求,我实践如阳光般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必然弹奏着师生和谐的音符,唱响着师生共同发展的旋律,她是师生心灵的喜悦,理想的放飞,生命的礼赞。享受如阳光般的课堂,就是享受生命。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尊敬孩子。”?威廉·杰姆斯也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深沉而炽烈。试想谁愿意永远生活在挨骂、被鄙视的压抑氛围中呢?我们这些具有许多阅历的成人,尚且渴望得到领导、同事与朋友的赏识,谁也不愿意整天在横挑鼻子竖挑眼的环境中工作,何况我们的工作对象都是些稚嫩的孩子?所以教师应该学会赏识。我们必须痛下决心,真正从讲台上走下来,尊重孩子的意愿,满足孩子的需要,成全他们需要被尊重的心理和渴望成功的梦想。也许,有点老师会说我们并不在乎,可我们的学生却很在乎。一个信任的微笑,一回肯定的颔首,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动的话语,可以驱散他们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找回他们失落已久的宝贵的自尊,可以校正他们迷失了的价值追求的方向,可以唤醒他们早已封尘的潜质、潜能,可以诱发他们心中萌芽中的创造冲动。
一些老师认为,学生要是真的很差,我们却要违心地去赏识,不但虚伪,还会使学生认识不到自己错误。其实不然,赏识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我所说的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而是智慧对于智慧主动的碰撞;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而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不是满口的鄙俗奉承,而是对事物固有魅力的真诚接纳。学会赏识,赏识者胸襟才显得更加博大,灵魂才更趋于崇高;有了赏识,世界便获得了求真、求美、求善的不竭动力。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同时平等的关系更增加了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更能接受老师对自己委婉的批评。
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发现并赏识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促使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得到发展。当学生做错事,遭遇失败,缺乏勇气时,我们要用心去理解、激励、尊重、宽容、提醒、信任学生,给学生一个微笑,有了教师的赏识,学生会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他会充满信心努力去实现;当学生完成某一件事情,取得一些成绩时,或者只是跨出了第一步,老师都应该不吝惜地进行表扬,肯定学生的行为。苏霍姆林斯基在告诫教育工作者时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如何缺少这种内在的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如果我们对学生的成果和行为视而不见,缺乏欣赏学生的眼光,那么我们就会变得不会表场,不会赏识,就会使学生变得令我们无法赞美。
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富有生命力、充满欢乐的教育,是让教师、学生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
(江油市小溪坝初级中学校 吴春梅)
新闻推荐
本报讯“国培计划”实施两年来,有效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受到了基层学校的欢迎和肯定。2012年国培力度进一步加大,江油市将安排教师参加“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置换脱产研修培训...
江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江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