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杆旗,一幢房,一堵群众明白墙。”近日,记者来到江油市东安乡采访,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崭新的办公楼,楼顶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工作人员精神饱满,楼外整洁美化,一面面公示墙上的“三务公开”和办事指南引人注目。
据介绍,今年以来,江油市东安乡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乡党委采取“本级财政补助一点、市级部门帮扶一点、各村(社区)自筹一点”的方式,多方筹措资金50万元,为全乡八个村和一个社区的办公场所“100%”地实施了规范化建设,不仅使党员、干部有了更温馨的“家”,而且更加便民利民的服务场所和设施、措施等,也成为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干事创业的坚强保障。
记者在马鞍社区采访时,60多岁的居民唐跃会大娘正在办理儿媳妇的转户手续,唐大娘的儿子在上海打工时与一位江西姑娘相恋并结婚,现在儿媳要从江西把户口转到江油来,但唐大娘不知道该如何办手续。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帮她联系了派出所,理清了办事流程和所需手续,当天就办好了转户手续,老人对社区的办事效率非常满意。江油是工业强市,东安乡有不少曾在市属大中企业工作过的退休回乡工人,每年都需要得到退休管理认证,以前要到江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理相关手续,现在社区有了电脑,不出社区,就可以直接通过电脑进行指纹认证,为老人们省去不少麻烦。
为推动基层组织工作规范运行,东安乡八个村和一个社区分别建起了10—20米不等的宣传公示墙,将党务、村(居)务、财务和群众关心的各类事项进行定期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促进工作透明。记者看到,公示墙上还张贴着部分党员服务队队员的照片和联系电话,队员们根据自身特长分别列出了各自的服务项目,及时解决群众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是广大群众的贴心人。前不久,党员服务队的李银金接到印石村3组村民刘自得的求助电话,称自家院后树上有个马蜂窝,影响生产生活。李银金二话不说,丢下自家的农活,立即赶到刘自得家中,全副武装爬上树,几经周折,捣毁了马蜂窝,而他自己的脖子却被马蜂蜇得肿疼难忍。刘自得很过意不去,李银金却说:“有事找党员,说明群众信任我!一点小伤,我不怕!”
各村(社区)组织阵地进一步规范后,还修建了文艺演出台、兵乓球台、休闲座椅等娱乐休闲设施,村(社区)还定期组织群众观看坝坝电影或川剧,极大地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东安乡党委书记赵伟告诉记者,阵地规范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他们将利用好规范的阵地和现代化的设施,加强党员干部培训,努力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在东安建设“万亩桂花产业园”项目中建功立业。
(刘汶 本报记者 安峥 实习生黄小芹)
新闻推荐
1.招标条件1.1本招标项目2012年绵阳市级农业综合开发江油市新安镇新农村示范片土地治理项目已由绵农发办[2012]41号文件批准建设,项目业主为江油市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设资金...
江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江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