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突出“八统一分”,共同致富;积极跟高校合作,改良香葱品种;坚持做绿色食品。成立于2008年6月4日的江油市德太葱业农村专业合作社,近日成功跻身于“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行列。
专合社成立至今不到5年时间,就完成了从普通合作社到省级再到国家级的三级跳,这个以葱为主产品的合作社成功的秘诀何在?
8月5日,记者来到了江油市武都镇海金村2组,合作社理事长石德太一见到记者,就谈起了他的下一步规划:“我们准备拿3年时间,把种植规模从目前的3千多亩提高到1万亩,再建设葱油加工厂、调味品加工厂,开发香葱的深加工项目,让专合社的产值突破8亿元。”
“八统一分”共同致富
“我们专合社,一直坚持以农民为主体,采用‘专合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经营,突出\‘‘八统一分\’,把定价权牢牢掌握在农民手里,让所有入社农户共同富裕。”石德太介绍,“八统一分”是指统一品种、生产技术、质量标准、农业投入品采购、销售、品牌、加工以及包装;“一分”则是分户种植。“单是‘统一销售\’这一点,就让我们的葱农增收不少。”石德太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专合社栽种的单亩香葱能够实现1年9卖,单次买卖大多在1500斤左右,由专合社统一销售到成都、重庆、北京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目前价格为每斤3.3元,农户单次收益在4950元左右;如果由农民“散种散卖”,仅能卖到每斤2.5元,单次收益只有3750元,“一次就少挣1200元,一年就少挣1万多元。这就是专合社的优势。有了定价权,农户自然挣得多。”
在现场,记者看见,尽管天气湿热,但是海金村2组村民刘汉珍仍一边在香葱大棚内除草,一边暗暗偷乐着,她说:“瞧这个葱子,多好!今年赚个2万多元没问题。”
刘汉珍告诉记者,她于2009年带着自家的加上租用的共5亩地,加入专合社专种香葱,当年就实现纯收入4万多元。“我只管种地,技术指导、销售这些活路都找专合社。专合社全是我们农民自己组织的,有定价权,从开始到现在,销售就一直没愁过,价格也长期稳定在每斤2.8元至3.3元,每年的收入基本上都在4万元上下。”刘汉珍高兴地对记者说。“现在我们的日子太好过了!”刘汉珍早已发家致富,听说专合社计划建设工厂开发香葱的深加工项目,她准备拿出自己几年的积蓄投入其中,当一回“老板”。
科学种植 做强产业
据了解,2004年,时任海金村支部书记的石德太筹集30余万元组建了“江油市海金大葱协会”。在此基础上,2008年6月4日,该村成立了以“合作社+基地+农户”为经营模式的“江油市德太葱业农村专业合作社”。不到5年时间,种植面积已由成立之初的10多亩变成如今的3200亩,带动当地以及周边20多个村组,813户农户种植香葱,年销售收入突破2600万元,每年种葱农户均纯收入达2万元以上。今年7月3日,专合社成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我们的香葱科技含量可不低哦。”石德太介绍,专合社成立时,栽种的品种为香葱1号,亩产量能够实现1万斤,但一旦爆发病虫害就“颗粒无收”;随后又试种香葱13号,该品种防病虫害能力很强,但亩产量却非常低。为解决这一难题,专合社聘请了西南科技大学的教授、专家入村调研,开始了香葱1号与13号的杂交品试验,2009年取得成功。现如今,香葱1号与13号的杂交品种——香葱2号已在专合社推广开来,亩产量最低5000斤,最高7000斤,在防止病虫害方面效果也很好。“现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在市场上的价格、销量都很不错,今后更是能成为市场主打产品。”石德太介绍,鉴于此,在江油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专合社将旗下20多个村组、813户农户家的沼液,以单车4000斤,每车50元的价格集中回收作为香葱种植的有机肥料。“以前用尿素,1亩香葱1年至少需要1包90斤的尿素,花费180元。而2010年开始用沼液后,1亩香葱1年只要100元,生长效果更好,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很好地解决了农村污水、垃圾的处理问题,一举多得。”
如今,占地12亩的江油市德太葱业农村专业合作社葱油加工厂、调味品加工厂已破土动工,预计3年内可竣工交付使用。“到时专合社将以绿色香葱基地为核心,出产香葱、葱油、香葱粉等绿色食品,增加香葱附加值,做大做强香葱产业,吸收更多的农户加入专合社,共同致富。”石德太说。 (刘鑫记者张迪然文/图)
新闻推荐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之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数学活动是新课标的基本体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师,由于学生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思维方式又以形象思维为主,所...
江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江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