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第十三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传来喜讯:江油市民政局荣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联合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这次受表彰的全国200个单位中,四川省有10个,而江油市民政局成为绵阳市民政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这是88万江油儿女的骄傲,更是537万绵阳人的自豪。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政是服务民生、排忧解难、传递党和政府温暖的重要工作。江油市民政局在中共江油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干部职工积极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理念,用“大民政,大服务”的观念开拓创新,竭诚为民,民政工作特色凸显,亮点纷呈,业绩辉煌,向社会昭示了“民生民政、民意民政、民情民政、民富民政”倾力为民的情怀。在江油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全市政风行风满意度测评活动中,荣获行政相对人(服务对象)测评和“两代表一委员”测评双第一名。
江油民政工作呈现五大特色、九大亮点。
婚姻登记 便民新举誉满城
便民服务从小事做起,入细入微。近年来,江油市民政局以创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窗口单位为抓手,完善服务功能,营造温馨环境,这是江油民政工作第一大亮点。婚姻登记中心新购置了背景标志等服务设施,新购进了排队叫号系统;设置了咨询区、等候区、填表区等功能区;制作了供当事人参考的填表版样,实行敞开式、面对面办公,提升了婚姻登记质量和服务水平。中心还印制了宣传册,积极宣传文明、高雅、简约的新婚风尚,宣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政策。
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这是江油民政工作第二大亮点。婚姻登记中心安排专人在大门口接待,让群众快捷办事;为方便办证,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按规范化要求为办证人拍摄可存储电子文档信息的标准化照片,办证人员所填写的《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等相关表册则由民政局按规范标准统一印制,免费发给办证人填写。
严格把关登记,和煦春风扑面。按照《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做到“四不办”。对婚姻登记当事人填写的各种表册以及提供的各种证件材料,做到细致引导和严格审核,坚决杜绝“权力登记”、“人情登记”,合格率必须达到100%。高峰期、特殊日子,工作人员一天要办理150多对新人的结婚手续,根本无法按时下班休息,要多加几小时班。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乐此不疲,任劳任怨、一丝不苟地工作,始终做到微笑服务。中心设立了专门调解室,对一时冲动、办理离婚举棋不定的夫妻耐心说服、劝解,每年要劝和几十对,他们赌气而来,牵手而归。
规范内部管理,锤炼精锐团队。中心对婚姻登记人员加大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力度,健全完善了管理制度、婚姻登记员考勤考评和奖惩制度,全面实行自动化办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前来江油民政局办理婚姻登记的人有两个共同的评价:婚姻登记中心“环境好、秩序好、氛围好、服务好、效率高”;工作人员“笑容可掬,态度和蔼、热情周到,耐心细致”。
医疗救助 一站服务效率高
医疗救助是促进社会和谐、促进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血肉联系的“润滑剂”。江油市民政局积极探索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在完善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在提升中拓展,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工作稳步推行。
江油在绵阳市各县(市、区)中率先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实行了信息化管理,“一站式”服务,改医后救助为医前救助,这是江油民政工作第三大亮点。从2011年4月起,优抚对象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凭《江油市优抚对象优待证》优先挂号、优先就诊、优先取药、优先住院。民政、劳动保障、卫生、财政等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实现优抚对象医疗费用信息共享,简化操作程序。对患危急重病的优抚对象,实行先就医后结算等医前救助措施。
建立健全社会医疗救助体制,能够缓解社会弱势群体的医疗困难问题,使医疗保障向更加全面、公平、合理的方向改进。去年,全市救助农村医疗对象10087人次,资助农村五保和低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3088人,发放救助资金639.8万元,完成“民生工程”目标任务198%;城市医疗救助13973人次,发放救助金673万元,完成“民生工程”目标任务414%;在全市40个乡镇大力开展了医疗救助下乡镇进社区巡回医疗活动,对8787名农村五保、城乡低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进行健康体检和免费送药。
今年,在城市开展了医疗救助下社区惠民活动,为3200余人次城市低保对象免费进行了20余项健康体检。截至5月底,城市医疗救助3323人次,发放救助金112.3万元;农村救助2512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70万元,资助参合25884人,资助资金129.42万元,全市直接救助和资助参合共支出救助金299.49万元。
成果转化 百姓冷暖最关情
管好用好重建成果,着力提升民政服务能力,是灾区民政部门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截至6月底,全市农村敬老院等30个民政设施恢复重建项目投入使用,360个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完工。
今年,市上出台《江油市农村敬老院管理办法》后,市编委设立彰明等23个乡镇敬老院机构,核定事业编制70名,为创建省级标准化敬老院提供了组织保障。这是江油民政工作第四大亮点。
以把重建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作为突破口,对敬老院进行规范化管理。震后全市重建了23个中心敬老院,床位2225张,硬件设施有很大提升。今年全市新审批五保156人,新增五保集中供养97人;目前,全市共有五保对象2046人,集中供养床位率达到108.7%。在确保满足国家供养对象充分入住的前提下,面向社会开展托老代养业务,最大化的转化养老机构的重建成果。
4月23日,民政局举办震后首次敬老院院长培训班,全市23所敬老院的院长“淬火加钢”。
今年,江油市太平镇博爱根生之家敬老院被命名为省一级敬老院,大堰乡敬老院被命名为省二级敬老院。全市23所敬老院中,已有省一级敬老院2所、省二级敬老院4所,位于全绵阳前列。
创模争优 铿锵豪迈一路歌
江油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老龄工作,于2009年启动了省级第三轮敬老模范市创建活动。3年来,全市投入1.2亿元资金重建老龄设施52个,极大地提升了为老服务的能力。
老有所养的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市人社局按时足额为5.6万老人发放养老金,新农保参保覆盖人数达37.16万人;全市纳入低保的老人17064人,60岁以上的老人、鳏寡孤独、生活困难老人有低保金、调节金;将符合条件的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1142名90至99岁高龄老人每月领取50元高龄补贴,33名百岁以上老人每月领取200元高龄补贴;老人游览市内景区公园减免门票,免费入厕,老人就医免收挂号费,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市内9条线路的公交车。这是江油民政工作第五大亮点。
在创模活动中,全市学校将敬老孝道教育纳入了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守则;全市数千名志愿者常年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助老服务;法律援助中心设立了三级维权网络,为困难老人免费发放了法律维权金卡2300张。这是江油民政工作第六大亮点。
老有所医的医疗服务方便快捷。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老人强有力的就医保障;对困难老人,实行了医疗救助制度。今年对全市老人实施住院救助1235人次,发放救助金118万元,门诊救助4292人次,发放救助金78万元。全市每年免收老年人挂号费20多万元。
精神家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市建起了以豫江老年大学为教育示范点的三级老年教育网络,在校总人数1万多人,老年人受教育率达13%;全市乡镇普遍建有老年活动中心,部分村(社区)建立了老年活动室,有22个老年文体组织活跃在基层,以社会活动为支撑的文体养老越来越受到老年人的青睐。
目前,江油市又积极探索、启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创模硕果累累,模范层出不穷。去年,江油市政府授予市教育体育局等20个集体“敬老模范单位”荣誉称号;授予罗从惠等60人“孝亲敬老之星”荣誉称号;授予崔琳等30人“快乐寿星”荣誉称号。今年,市政府授予厚坝镇人民政府等40个集体“敬老模范单位”荣誉称号,授予三合敬老院等5个单位“十佳养老服务机构”荣誉称号,授予三合镇宝轮村老年协会等5个单位“五好老年协会”荣誉称号,授予李红等10人“十佳养老护理员”荣誉称号。
民生如天 幸福指数节节升
解决民生问题是新时期民政部门的核心职责之一。江油城乡低保工作实现了“应保尽保”下的规范化、动态化管理,城乡低保补助水平稳步提高,这是江油民政工作第七大亮点。截至5月底,城市低保人均补差达到了210.5元;农村低保人均补差达到了104.4元。
保障基本民生是民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和集中供养率双提高,这是江油民政工作第八大亮点。集中供养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1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元。
爱洒困难群众,演绎无疆大爱。《江油市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实施细则》点燃困难家庭的“希望之火”。目前,全市共实施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155户,发放救助金7.6万元,保障了因临时性、突发性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的基本生活。把高寒偏远山区乡镇、村以及农村五保、低保人员等纳入重点保障范围,制定并完善应对极端天气的应急预案。筹集资金228万元,储备粮食260吨、棉被5800床、御寒衣物3300套(件)。
情到深处成大爱。市救助管理站深入开展“全国救助管理机构规范化单位”和“四川省救助管理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年均受理求助人员1800人次,救助工作无事故发生,自愿救助率100%。
民政文化建设亮点频现。江油民政局新办公大楼洋溢着浓烈的文化氛围:“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红色大字格外惹人眼目,机关13个股室主要职责公示清晰明白;10多条激情励志的标语分布在楼层廊道里,李白的诗装裱后镶嵌在墙壁上,让人享受文学与艺术的双重熏陶,处处令人心旷神怡、耳目一新。着眼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民政文化极大地提振了干部职工的“精气神”。这是江油民政工作第九大亮点。
社会责任担在肩,竭尽全力为人民。江油民政人正乘势而上,他们弘扬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竭诚奉献的“孺子牛”精神,锐意进取,奋发拼搏,创先争优,着力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为促进全市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以一流的业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何军 席泽荣 余江)
新闻推荐
本报讯6日,江油市委、市政府召开大会,表彰了侦破“5·22抢劫杀人案”的专案组,并颁发了20万元奖金。同时授予许太华、陈震等20名专案组民警先进个人称号,每人颁发1000元奖金。据介绍,5月2...
江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江油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