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目标”中对一二年级学生明确提出如下两条要求: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同时,还建议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适用结合,并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新课标加大了识字的步伐,注重了识字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的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有效的进行识字教学呢?我觉得我们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引导和交流,不断扩大识字成果:
一、教师可以联系教科书中的识字内容,引导学生增识字词。新教材在编排上很重视知识的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教材编排贴近生活。如:学习《边看电视边识字》一课,结合有趣的儿歌,引导学生利用电视节目,增加识字量,激发识字兴趣;又如:在学习《我在街上识汉字》一课,引导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街上、超市里去看一看,认一认各种商铺的名称,收集一些商品包装袋认识上面的字,并把它带到教室里来,互相认识,把自己认识的字教给其他的同学也认识,当一当小老师,看谁认识的字最多,还可以到商店里去认一认商标,增加自己的识字量……教师应结合课本,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识字乐趣,学以至用,提高并增长学生的识字能力。
二、借助教材中的有关提示,通过多种渠道,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在“语文百花园中”陆续出现认识班上同学的姓氏字、认广告、路牌的字、认电视屏幕上的字、认书报杂志上的字的提示,教师可据此进行课外识字的引导与交流。如:认识同学的姓名,帮助学生快速而有效的识字,学生姓名的字包罗万象,我们班上50多个孩子的名字中就包含近一百多个汉字。由于孩子们不认识彼此的名字,平时发本子的时候,很让我头疼,于是我鼓励大家互相认识同学的名字,谁认识的多,谁就来当老师的小助手,每天为大家发作业本,为此学生都特别来劲,于是我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爱好为自己制作设计一张精美的名片,上课时,孩子们互相介绍,我还鼓励孩子们采取多种形式来回忆同学的名字,然后把自己的“名片”贴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大家互相认识,反复认识,比一比,谁认得最多,最快。
三、教师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在生活中识字,经常提供交流、展示自主识字的机会。教师指导学生把课外认的字,制成卡片装进识字袋,或剪贴成册,定期在班上交流;在班上开辟“识字园地”,鼓励学生在园中展示课外识字的成果,与大家分享,把一个人认识的字,变成全班人认识的字;定期围绕一个专题(动物、植物、玩具、文具、生活用品……)组织自主识字的交流与展示。如:我根据孩子地处农村的特点,让孩子们到自家菜园里去认识一种蔬菜,并自己动手画一幅简笔画,标明这种蔬菜的名字(例如茄子、白菜、萝卜、西红柿……),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自己认识后在到学校来和大家交流认识;我们江油的旅游胜地比较多,我就让同学们认识江油的名胜古迹的名称(例如:江油、李白纪念馆、窦圌山、佛爷洞……),这样同学们既认识了这些字,又能了解自己的家乡,学生认字的兴趣非常高,积极性也很高,取得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四、此外,对识字的评价要跟得上,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识字。低年级学生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喜欢有趣的故事,我经常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孩子们在读书中增长知识,学会思考,巩固学过的生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学以至用,让学生把学到的字词,融入到完整的文章中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让孩子走进一个无声而精彩的世界,只有当学生从阅读中尝到识字的乐趣,他才会更加主动地识字,并使阅读成为自己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我们教师要转变评价观念,课内、课外认的字都能帮助阅读,都应计入学生的识字量,课内识字丢几个,课外识字拣一些,我们应当允许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暂时遗忘,要相信学生能在今后的阅读中把暂时忘掉的字找回来。
美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如果使学生简单接受和被动地工作,任何教育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学生有了自主识字的积极性,有了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再多的字也不会成为负担。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在教学中,我们不应该以本为本,束缚限制他们的能力,要以人为本,要以“上不封顶”的要求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扩大识字量、挖掘他们的最大潜力,为日后的大量阅读做准备。
(江油市三合镇逸夫小学 黄聪明)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江油文化旅游局职工刘术云编著的《李白的传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了其自1985年以来搜集整理的《李白降世》、《李白读书》、《别匡山》、《名震安陆》等传说...
江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江油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