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群飞翔的白鹭,成片种植的雷竹,新鲜味美的鸽蛋……早就听说江油市铜兴乡是一个山清水绿、风景如画的生态农业乡镇,7月17日前往采访后,才知果然名不虚传。“我们的目标是建设‘碧水蓝天、醉美铜兴\’,万亩雷竹产业基地的建设,必将使铜兴在农业产业和生态旅游上实现新的突破!”铜兴乡乡长黄耀说。
万亩雷竹
将撑起一方经济
上午9时许,汽车行驶在宽阔平坦的“小铜路”乡道上,放眼望去,满眼青绿。拱桥水库水平如镜,不时有几只白鹭从水面滑过。“每年三至十月,上万只白鹭聚集在这里,形成了特有的风景,吸引了好多成都、绵阳的游客前来观景!”黄耀高兴地说,绿色生态的环境不仅引来了远方的客人,还引来了四川帝博农业公司,这个实力雄厚的业主计划在铜兴发展雷竹5000亩,带动周边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不一会儿,记者来到雷竹种植基地,浅浅起伏的山坡上已经种上了大片大片的雷竹。白坭村“哗哗”流淌的水渠边,肥沃润泽的土地上,10多位村民正手握锄头、铁锹在成行的雷竹林里锄草、施肥。“种雷竹真不错,既可以美化白坭的环境,收获好吃的竹笋,村里的老人、妇女又可以在家门口务工挣钱!”村民谢元立一边跟着技术员学垒根,一边跟记者攀谈。
帝博到铜兴种植雷竹缘于这里优良的生态环境。“我们要打造的是绿色食品,这里的环境恰好适宜雷竹竹笋生长。”帝博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基地将分三期建设,一期1000亩已建成400多亩,二、三期计划分别建设2000亩,然后再带动当地群众种上4至5千亩,让雷竹真正成为村民致富的“摇钱树”。
“现在就有100多户向公司表达种植雷竹的愿望了呢。”谈起村民对种植雷竹的看法,该负责人说,待两年后收获竹笋时,公司还将建设鲜笋冷藏库,干笋加工厂,让铜兴雷竹竹笋产品立足江油,占领全省乃至全国市场。
离开基地时,远远地传来村民开心的叫喊声:“雷竹成林后,欢迎到铜兴乡白坭村来旅游、来作客!”记者感慨: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映入眼帘的是大片雷竹,留在身后的则是张张笑脸、串串笑声。
特色养殖
开辟致富新路子
随后记者赶往益寿蛋鸽养殖场。养殖场位于宝藏村村委会一侧,外墙上挂着“铜兴益寿蛋鸽养殖合作社”的牌子。还未进门,两手端着一盆玉米的养殖场负责人昝祥军就迎了上来。“我正在喂鸽呢,这周正是近2000只青年鸽生长的最佳时间。”昝祥军说,场子里有3000多只鸽,雌雄鸽各占一半,只有成年雌鸽才能生产鸽蛋。“产蛋鸽每年能产80个鸽蛋,每个能卖5元左右,3000只鸽子每年产值60万元以上,纯收入10至15万元。”昝祥军一边给鸽子喂玉米,一边向记者介绍。为发展蛋鸽养殖,在前两年,乡上就支持3户蛋鸽养殖大户成立了合作社,目前已带领20多户发展蛋鸽养殖,养殖总数达到了1万只以上。“未来两年,我们准备达到2万只以上。”黄耀说,在铜兴,越来越多的村民尝到了养殖蛋鸽的甜头。为支持大家发展,乡上每年都要花数万元设计制作包装纸盒,提供给养殖户免费使用。“很多人慕名前来买鸽蛋,养殖户足不出户就将一盒盒鸽蛋销售一空。”昝祥军准备扩大养殖规模的信心来自长期供不应求的销售市场。“其实,铜兴的种养业远不止雷竹与蛋鸽。”在宝藏村村委会的办公室里,几位乡干部打开了话匣子。“利用丰富的水库资源,发挥大户带动作用,铜兴已有1000多户农户养殖樱桃谷鸭,养殖数量1万只左右,蛋、鸭产值400万元以上,利润约120万元。”“铜兴拥有‘女儿坟\’、‘宝藏寺\’、白鹭聚集等历史传说和旅游资源,加之优美、生态的自然环境,给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带来了机遇,各类生态绿色食品也将受到游客的青睐。”黄耀说,未来几年,特色农产品与万亩雷竹林将推动铜兴经济发展步入崭新阶段。
(胡晓莉本报记者肖赟梅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27-28日,江油市教育体育局党委举行了中心组学习会议。局党委书记、局长缑扬木简要总结了上半年主要工作,针对新学年教育工作,要求各学校:一是认清国际形势,提高政治敏锐度;二是调整心...
江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江油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