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报“三江环保行”记者探访了游仙境内芙蓉溪,看到沿岸的部分企业经过限期整治,基本实现了企业废水达标排放;部分养殖企业逐渐远离河岸乡镇;魏城等3个乡镇的污水处理厂即将开建。为切实改善芙蓉溪水环境质量,首推“河长制”。
狠抓源头治理 废水达标排放
昨(26)日上午,走进游仙丝绸二厂,记者看到该厂的厌氧罐、调节池等污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转,排入芙蓉溪的处理水的COD正常。游仙区环保执法人员李绪勇取了水样,带回去作进一步的检测。李绪勇说,6月19日,该厂的污水处理设备部分闲置,给予相应处罚。从6月20日起,停产整顿。
该厂的生产厂长文继平介绍,今年开春后,因招工难等原因,生产时断时续,污水处理池里的菌种继而死亡,影响了污水处理。文继平说:“停产整顿的这一个多月里,市、区环保部门的执法技术人员4次来厂进行督促整改。到目前,厂里已检修添置了污水处理设备,购买了价值5万元的污水处理菌种。”
在游仙粮油购销公司新桥植物油厂的污水处理站,记者看到,污水处理设备在正常运行。据了解,该厂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即将添置在线监控设施,就算是污水设备在检修,也必须报告,否则视为污水偷排。
位于游仙区新跃村的市永健食品厂,主要生产米粉和泡椒凤爪,每天约有10吨生产废水。前不久,经监测,该厂排放水的COD超标。昨日上午,记者随同环保人员进入该厂,得知该厂的污水处理设备已得到检修和更换。该厂负责人贾邦银说,厂区附近已种植了香樟、核桃等树,在树林里修了水池,下一步,将把部分生产污水循环用于浇灌树木。
据介绍,近年来,绵阳市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加密巡查检查频次,严格执行有关环保制度,对能耗高、污染严重的项目不予审批,否决了拟在芙蓉溪流域新建的电池厂、油厂、养殖场等15个建设项目,关停了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1家电镀厂。同时,绵阳市先后投资700余万元,对芙蓉溪流域内的永健食品厂、游仙丝绸二厂等23家工业企业依法实施了挂牌限期整治,基本实现了稳定达标排放。近年来,游仙区工业总产值增长,但工业废水排放量削减了30%。
搬迁养殖场 新建污水处理厂
昨日下午,走进位于游仙镇望江村的天惠生态养殖园里,看不到啥猪。跟随该养殖园负责人邱金明的脚步,记者穿过田间小路,来到一片玉米地旁边,看见了该养殖园的污水排放口基本没有污水排放。邱金明介绍,该养殖园建于2003年,最多时曾养过2000头猪,目前只养了几头猪。邱金明说:“为了环保,其余的猪都养在青龙山上,有2000头左右。山上养猪能实现污水零排放,养猪的粪水用于灌溉600亩果园了。”
据介绍,为保护水环境,绵阳市有关部门会同当地政府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宜养区,在流域内严格控制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加强对规模养殖企业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对流域内非规模化养殖实行正确引导,鼓励生态养殖,污物还田。
据游仙区环保局副局长龙波介绍,芙蓉溪流域内,城镇生活污水外排严重。目前,该局在市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会同有关部门正积极实施老龙山污水收集处理生态功能区建设和街子乡污水处理厂建设。游仙辖区内的石马七姓污水厂、仙海污水处理厂、松垭污水处理厂将相继开工建设,魏城、新桥乡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已完成设计评审,预计2012年底开工建设。
首推“河长制” 还芙蓉溪清洁
昨日,在游仙镇望江村的芙蓉溪边,市环保局局长李作虎介绍,芙蓉溪水环境不能持续改善的主要原因是城镇生活污染、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等。为切实改善芙蓉溪水环境质量,首推“河长制”,即由市政府牵头,召集游仙区政府、市住建局、市水务局、市武引管理局、市农业局等部门推行目标责任管理,建起城镇生活污染、养殖污染整治和防治责任体系,任务到位,责任到人。同时,要加大巡查处罚力度。李作虎说:“从去年底起,我们对芙蓉溪水的污染源进行了两次拉网式排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逗硬惩处。”
据了解,发源于江油市中和乡境内的杜家坝和易家坝两条小溪,到游仙区的太平乡汇合后名为芙蓉溪,流经太平、忠兴、街子、新桥、游仙等6个乡镇、27个村,总人口20.5万人,于沈家坝汇入涪江。为达到让芙蓉溪“一年变样、两年变清、五年变美”的目标,在枯水季节,加大对芙蓉溪的补水量,使芙蓉溪保持能自净和稀释污染物的正常水流,确保芙蓉溪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 (本报记者田明霞文/图)
新闻推荐
近年来,小学英语课教学已在许多农村小学开展,那么现状到底如何,有哪些存在的困难和值得关注的地方呢?专业教师缺乏是首要问题。农村小学几乎没有英语专业毕业的老师,绝大多数英语教师都是其它...
江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江油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