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从古至今,一直影响着代代中国人,奠定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那些诗人、词人,也从诗词中来抒发自己或喜悦或悲愤的感情。学者也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宝贵的文献线索。
一说起诗,就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与诗并列的词。一说起词,我就会想起最喜欢,最让我感动的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厥,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本是苏轼中秋望月之作,表达了对胞弟无限的怀念。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中,我读出了词人从月亮的转移变化、盈亏圆缺,联想到了人生中的悲欢离合,从而从中悟出了不应事事都求美满完全的哲理。还可以看出词人豁达的胸襟。
读完这首词后,不由得让人在脑海中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静谧的氛围,给人一股天然的自然之美,还可感受、领略人情之爱。
我读着这首词,觉得那天空中一轮皎洁的月亮就像有生命、有情感,好像还能看到月宫绰绰约约的影子呢!
苏轼的《水调歌头》意境优美,富于哲理,情感动人,让我仿佛也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轮亘古不变的月亮的温暖,因此,我喜欢,我感动。
江油市中坝镇胜利街小学六年级五班 罗佳仪
新闻推荐
●我认为教师教语文,无非是引导学生练习看书作文的本领,主要一步在透彻理解课文。而所谓透彻理解,须反复玩味课文,由字句章节而通观全篇。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都宜求之于本文,不宜舍本文而他求。...
江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江油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