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江油新闻 > 正文

2000亩附子成了农民增收“摇钱树”

来源:绵阳日报 2012-02-01 05:21   https://www.yybnet.net/

一直以来,江油市彰明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政府扶持、基地支撑、农民参与的模式,大力发展附子产业,有效促进附子增效、农民增收。

如今,附子产业已成为支撑彰明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成为富农增收的重要来源。

“世界的附子在中国,中国的附子在四川。四川的附子在江油,江油的附子在彰明。” 附子是我国40种名贵中药材之一,是我国唯一一种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的道地药材。在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以附子为主配方的验方达23个,居首位。江油种植附子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尤以彰明镇的附子最优。清乾隆年间,彰明附子被定为朝廷贡品。上世纪60年代,江油附子种植技术人员曾应邀到全国各地和越南、老挝等地传授附子栽培技术。

科学种植

促进农户增产增收

“按照公司新教的栽培管理技术,种的附子个头比以前大两三倍,每亩多产130多斤。”日前,记者在江油市彰明镇明月村6组看到,附子种植大户魏天银正在田间管理附子苗。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他去年种了3亩附子,有合作社技术员的专业指导,3亩附子丰收并卖了个好价钱。

彰明镇抓住附子的规范化种植标准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考评验收这一契机,通过招商引资和合作,引来了资金、技术和人才。去年,该镇已建成附子示范基地面积2000余亩,附子产品年产值3000余万元。附子基地还带动当地1500多名劳动力就业,仅附子一项全镇人平增收达到500元。

企业带动

彰明附子成“香饽饽”

“以前自种自卖,没参加合作社签合同,收入不稳定,一斤鲜附子只卖几元钱,去年和鑫临附子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包种包销,每斤鲜附子卖到13元。”去年,有了附子公司提供的种子、技术并包收购,该镇明月村6组王贵太6亩附子成了主要增收渠道。他表示今年还要扩大种植规模。

该镇党委书记谢亮介绍,附子种植公司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公司对农户实行订单农业,由公司统一安排生产、提供扶持及技术指导,并回收产品。在收购时,还对种植农户收益进行第二次分配,每斤鲜附子补偿2角钱,有效保障了种植户的权益,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政府搭台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虽正值寒冬,在鑫临附子有限公司加工车间里,一派热气腾腾的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切附片,蒸煮、烘干附片。

通过招商引资,目前全镇两家附子种植、深加工龙头企业相继成立附子种植专业合作社,有力地带动了全镇农民种植附子增收。

说起如何把千年附子产业做大做强,该镇党委书记谢亮充满信心:“坚持产业化经营,产业效益明显增强。彰明镇依托附子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附子专合组织,通过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进行生产和经营,附子产业化水平快速提升。明年还将在长庚村引进一家投资2000多万元的企业扩大附子的种植和深加工。”(文晓 本报记者 成和平 文/图)

新闻推荐

加强读写结合 增强语文素养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课文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读好了这些作为例子的教材,对习作能力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理解,模仿,创造,表...

江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江油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2000亩附子成了农民增收“摇钱树”)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