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公交司机和乘客的帮助,孩子的后果不堪设想。”昨(26)日,江油市枫顺乡村民杨女士打进本报新闻热线说,她抱着6个月大的儿子,在江油乘坐9路公交车时,突然发现孩子休克。公交司机临时改变行车路线,全车乘客没有抱怨,还下车帮助,5分钟就将孩子送到附近的医院抢救治疗。
婴儿休克
司机临时改线去医院
杨女士告诉记者,事发23日上午10时许,她抱着6个月大的儿子在江油乘坐9路公交车去走亲戚。上车后,她坐在车内的倒数第二排,才坐了4个站,突然发现儿子昏迷了,不管怎么叫都叫不醒。“我对江油城区不是很熟悉,不知道哪家医院近一点。”她说。
惊慌失措的杨女士不知如何是好,周围的乘客发现后,有人帮着她叫起来:“有孩子休克了,赶紧送医院……”
公交司机听到以后,为了抢救婴儿,临时改变行车路线,往最近的903医院行驶。5分钟后,公交车到达医院门口,在乘客的帮助下,杨女士和她的孩子被送进医院,热心的乘客还帮他们挂了号。在拯救这个小生命的过程中,没有一个乘客抱怨被浪费了时间。“幸亏送治及时,经医院抢救,孩子已经没有大碍了。”杨女士说。
司机感动
谢谢乘客的默契配合
几经周折,记者联系到临时改线的“救人司机”倪恒才。倪师傅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连连感叹乘客的配合让他很感动。谈起他救人的行为,他说:“任何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这样做的。”倪师傅说,当时他开9路车执行五建司到九岭的营运任务,车辆行驶至马路湾宏业机电路段时,车内一名乘客怀中6个月大的婴儿突然休克。
倪师傅说,事发之后,乘客都表现得非常热心,有的赶紧帮忙打了急救电话。“不过,救护车赶来最少也要七八分钟。时间就是生命,当时也没和乘客商量,就想着怎样尽快把孩子送到医院。”倪师傅说,最让他感动的是这些乘客,他们没有一个人抱怨公交车改路,还帮着送人入院,挂号……“如果不是乘客的配合,抢救孩子也不会进行得这么顺利。”
(田波 本报记者 苏东华)
新闻推荐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授之得法、学生学之以法,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这就要求老师要潜心钻研教材,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力争在40分钟...
江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江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