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勇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江西省玉山县推行村级公务 “零接待”,为基层减负探索新路。
为刹住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背道而驰的歪风,今年1月下旬,玉山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下发通知,要求村级行政性公务一律实行“零接待”,严禁使用村集体资金宴请招待,确需在当地用餐的须由用餐人员自理费用后再回原单位核销。凡违反规定报销招待费的村干部,一律按照“谁签字谁负责、谁消费谁支付”的原则,由个人退赔招待费。任何理由、任何标准都不适用于公款接待。
曾几何时,“不吃喝不办事、不给好处不做事”,道出了部分领导干部放不下的错误权力观。在公务接待中,信奉“来客必开宴”,认为吃不是错,拿才算错,只要不贪不腐,用公款吃点喝点玩点犯不了大错误;认为用公款吃喝消费,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群众不会有意见;认为不多找几个人陪同就是不重视、不尊重,有违“待客之道”;认为只有通过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才能得到领导的“青睐”等等。的确,最直接也是最简便的方式,就是实施村级公务“零接待”。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事实上,正常规范的公务接待,不仅有利于工作开展,也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群众痛恨的不是项目考察、交流访问之类正常规范的公务接待,而是把正常公务接待演变为比阔气、讲排场、拼奢侈的舞台和公私不分、公款吃喝、公款游山玩水的利益场。所谓的热情好客被畸形运用到了公务接待中,花费公家利益博取自己的私欲,岂能纵容。
当然,话又说回来,要村级公务“零接待”变成各部门的日常行为,而不是一阵风,注定需要更多努力。除了对村级财务账目严格监督,对违纪者依法处罚,还应当创造条件让媒体和公众监督,把公款吃喝的权力关进社会监督的笼子;得增强预算约束力,减少预算执行弹性,压缩预算外资金;得公开、透明“三公经费”使用去向,减少可能变通、暗度陈仓做法,打破过往“公务接待是个筐,啥都能往里面装”的尴尬。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转作风,就得动真碰硬。相信只要监督检查机制能跟上,八项规定的执行力与持久力就有了根本保证,制度形式就能予以固化,构建起长效机制。违规公务接待、舌尖上的腐败就会无所遁形,从而营造出风清气正、务实为民的党风、政风。最后,从行政管理的意义上看,“零接待”制度则不仅适用于乡村一级,也适用于其他各级行政级别之间,不妨一试。
(作者单位:北川县组织部)
新闻推荐
光影婆娑的羌山竹海万亩竹林景色宜人,9公里环山步道蜿蜒而上,一排排特色竹楼……入春以来,北川县擂鼓镇楠竹村,游客络绎不绝...
北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北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