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让地震灾区多个自然保护区损毁严重。10年过去,经过不懈努力,震区大多数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基本得到修复。
日前,记者走进当时地处重灾区的四川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看到通过科学规划和生态修复,这些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正在持续改善。
溪流瀑布飞泻、峡谷幽深,山梁纵横交错、千姿百态——这是记者日前在四川北川县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看到的秀美景象。
10年前,在汶川特大地震中,这里的生态环境曾遭到严重损毁。10年过去,小寨子沟保护区的生态修复不仅如期完成,相关技术还形成体系,为后来的芦山地震生态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撑。
“这片林是人工栽种的,8年才长成这种规模”
走进一片高大的阔叶林,清风徐来,树林窸窣作响。
“这片林是人工栽种的,8年才长成这种规模。”参与小寨子沟生态修复的四川林业部门研究人员邓东周告诉记者,人工修复内容主要包括植被改造、封山育林等,小寨子沟植被改造3500亩、封山育林22.5万亩,工程于2010年正式开工,2015年全面完成。
“小寨子沟是岷山山系大熊猫至关重要的栖息地带。”小寨子沟保护区管委会主任尹雪梅告诉记者,保护区所在的北川县,属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当时,保护区林地资源及野生动物栖息地遭到严重损毁,致使局部范围内的生态系统功能衰退,区域生态状况急剧恶化”。
“保护区山高坡陡、河谷狭窄、地形复杂,再加上地震后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植被恢复困难。”北川县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特大地震后的植被恢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地震后生态危害的类型比较复杂,林草植被的自然恢复难度大。”邓东周表示,从植被恢复到生态功能恢复需要漫长的过程,尤其是保护区处于岷江流域干旱河谷区地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恢复更为缓慢,仅依靠自然修复不够,必须通过人工干预促进快速恢复。
目前,小寨子沟保护区在地震中造成的生态损毁基本得到修复,形成了森林结构稳定、生态效益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同时,在人工修复过程中,完成了保护区动植物本底资源调查,建立了小寨子沟保护区动植物名录、珍稀动植物名录,并新增168种植物记录和50种脊椎动物记录。“2016年,保护区发现新的物种‘北川驴蹄草\’,也是生态恢复的有力例证。”小寨子沟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赵军表示。
“植被恢复以‘林灌草结合\’的方式进行,以保证恢复地块水土不流失”
行走在小寨子沟保护区内,各类树木花草让人目不暇接。“植被是保护区的生态底本,植被物种多样性是森林群落物种丰富的重要指标。”赵军告诉记者,植被的人工恢复,成为保护区生态修复中重要又谨慎的一环。
“在考虑植被恢复所选用的树、灌木和草的种类时,我们坚持不引进外来物种。”赵军表示,外来物种侵入适宜生长的新地区后,种群会迅速繁殖,可能会严重破坏保护区的生态安全;而保护区的本土树种对当地土壤、气候的适应性强,同时易成活、苗源多、价格低廉,“因此,保护区植被恢复主要在北川范围内的原有植物中进行选择,以‘林灌草结合\’的方式进行,能防止同一地块植被较单一,以保证恢复地块水土不流失”。
小寨子沟保护区内,有大片人工栽种的竹林。汶川地震后,保护区内人工植竹超过4000亩,其目的在于解决区内大熊猫的粮食短缺问题。
在白水江保护区,今年5月2日,工作人员发现,2017年底至今,多处红外相机拍摄到了大熊猫妈妈带着幼仔活动的画面,这意味着保护区的野生大熊猫种群添加了新的成员,野生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熊猫的伴生动物种类、数量都比较好,同一个栖息地生存着这么多动物,说明这片栖息地非常棒。”白水江保护区丹堡河保护站站长马涛说。
(据人民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莫凡记者郭若雪)昨(15)日,市第三届残运会暨第二届特奥会正式鸣枪开赛。上午10时40分许,在南河体育中心内,残疾人运动员雍...
北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北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