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里在北川老县城像样的运动场地只有一块不大的空地”,今昔对比让牟廷成很是感慨,“现在与地震前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震后十年,生活在当年灾区的人们,一大感受就是身边的体育基础设施变化巨大,在广元嘉陵绿道上飞驰而过的骑行者、在宁强玉带河畔步道上散步的老人,在北川永昌小学球场上踢球的少年……体育已经深深融入灾区震后的新生活。
运动习惯、运动自觉正在坊间形成。北川体育中心的室内场馆一般来说要早晨8点左右才正式开放,但不少人有晨练习惯,工作人员有时就把场馆钥匙拿给第二天要一早来锻炼的人。“大家对于自己锻炼的场地都会很自觉的维护,对体育爱好者我们有充分的信任,当然,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后备措施也会准备好。”牟廷成说。
除了平日生活,体育也深度融入了学校。北川永昌小学2010年竣工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八年以来,足球已经成为该校的“第一运动”。每年春季,学校都要举办足球联赛,而从2015年春季起该校还与北川当地一些小学一起进行片区足球联赛。去年该小学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邓富强曾长期担任该校主管体育工作的副校长,他介绍说,全校40多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男、女足球队,每周三下午还有专门的足球选修课,足球已经成了孩子们学习生活的重要部分。
“赛场上多一些流汗,回家就少一些流泪,体育虽不是生存必需品,但在绵长的时间中,却展现出一种持续且坚定的力量,陪伴着大家走稳接下来的人生之路。”邓富强说。 (梁昕)
新闻推荐
本报讯(黄金宝)近日,北川羌族自治县七一职业中学在学术报告厅召开了女生培训会。此次培训会由德育处主任付红梅主持,约400学生参加培训。此次培训会内容主要集中在女生生理、心理方面,引导同学们要学...
北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