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永斌 方发勇
初冬时节,走进北川,目之所及,五彩斑斓的山林犹如一幅美丽的油画,让人心醉。沿着一条条乡村公路蜿蜒上山,走村入户,林下的“宝贝”更是让人惊奇,山上栽有罕见中药材,山腰种着无公害蔬菜,山下养着生态土鸡……山区特色农业的画卷依次铺展在眼前。
北川是少数民族山区县,也是“5·12”地震极重灾县和省级贫困县,农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7%。在加快农村全面小康进程中,北川因地制宜,强基础、调结构、扶产业,把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作为重要的战略部署。“山区不比丘陵平坝,沃野千里、一马平川,可以大规模采用机械耕作。在山区,机械根本就开不进地里,开进地里也调不了头”,接受采访的市委常委、北川县委书记刘少敏坦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搞农业现代化!北川的农业现代化,同样可以依托山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资源优势,走出一条以特色效益农业为核心的发展之路。”
海拔4000米落差形成的气候、土壤、光热等山区特有的资源优势,为北川发展特色农业预留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通过念好“山”字经,打出特色牌,2013年,北川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72元。
发展特色农业,顶层设计是龙头。北川注重因地制宜规划农业,初步构建了山区特色的产业体系
2014年12月11日下午,冬阳高照,海拔1000米的通口镇同乐村,67岁的村民周登科正在柳杉林里除草。这片柳杉林是周大爷前年承包的,共有30亩地,树苗已齐腰高了,按现在市场价,七八年后这片林地收益可达60万元左右。
坡度低的、土脚厚的,发展经济林;坡度高的、土脚浅的,发展生态林,并给予生态补偿费。循此思路,目前,通口镇已发展了柳杉人工林1万多亩。在北川,已形成了以通口——曲山、白坭——都坝、擂鼓——禹里三个片区人工林基地。
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是发展特色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采访中,记者发现,经历“5·12”特大地震的北川人,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着生态环境。北川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了自治县立法,明确规定不准在旅游景区沿线、大公路沿线、群众聚集区周边乱砍乱伐、乱采乱挖。
把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只是北川构建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中的一个突出特点。产业发展要成气候,“顶层设计”不可缺少。近年来,北川调整充实了特色农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一乡一品”或“多乡一品”的规划思路,初步建成了“高山蔬菜、林特多经、生态养殖、园林园艺、乡村旅游”五大特色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了专业化生产格局和区域化特色农业产业带。
摊开一张新北川地图,特色农业发展的蓝图清晰呈现,位于中南部中高山区域的禹里、漩坪、小坝等乡镇,重点发展高山蔬菜、茶叶、草本药材、魔芋、北川白山羊、生猪和家禽养殖等产业;位于北部水源涵养区域的青片、桃龙、开坪等乡镇,重点发展工业原料林、特色经果林、木本药材、草食牲畜等产业……
发展特色农业,没一定的规模,“特色”就失去了依托。在产业规划中,北川高度重视集中连片推进发展。禹里镇规划并建成了高山蔬菜基地、反季节水果基地、魔芋中药材基地三个集中发展区。预计今年三大基地产值将达350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340元。与此同时,也不搞“一刀切”:对不适合集中发展的区域,引导群众以庭院经济的形式发展养殖和种植。今年,禹里农户预计分散经营产值达160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130元。
发展特色农业,既要立足当前,也要放眼未来。在产业规划中,北川还注重把提升传统产业与引入新兴产业相结合。一方面梳理了各村原有的优势产业,筛选出了主导产业项目;另一方面,注重发展附加值高、市场行情好的新兴产业,特别是把特色优势与乡村旅游嫁接,提高了特色农业的附加值。目前,全县有10个村重点发展乡村旅游业,石椅村201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成为美丽中国十佳旅游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目前,北川已编制了涵盖产业、基础设施、新村建设等在内的镇、村、户三级特色农业发展规划体系,产业布局和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发展特色农业,主导产业是支撑。北川注重培育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扶持和壮大了一批特色主导产业
从5年前自家10只母鸡孵出的100多只雏鸡起家,到如今年出栏2万只肉鸡,白坭乡大院村六社的村民杨德聪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鸡大户,许多城里人指名点姓买他的鸡和蛋。
3万多只土鸡扑腾着翅膀,在丛林间跳跃着觅食。朴实的养鸡汉杨德聪手指山岭,精神抖擞,语速飞快,像是一个工程师在描绘一项宏大工程,“今年被预订的鸡苗有3000多只,明年我打算再养6万只、再请2个帮工,前几天县上领导调研又给我们解决了5万块钱鸡舍资金……”
类似大院村这样从事生态养殖的专业村,目前在北川有50余个,特色规模养殖基地192处。“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是北川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思路。为改变过去农户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局面,北川先后引入龙头企业,引导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扶持壮大种养大户,完成土地、林地流转,探索建立了“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新型经营模式, (下转第2版)
新闻推荐
罗强在北川羌族自治县白坭乡鲜艳村四组贫困户夏泽富家院坝,与县、乡、村干部以及贫困户围坐在一起座谈交流,详细了解村上***工作和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情况。(本报记者蒲滔摄)本报...
北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