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秀共产党员菊美多吉的先进事迹为蓝本创作的电影《天上的菊美》,以北川县已故副县长兰辉为原型的电影 《兰辉》时下正在四川各地上映。映后,很多观众都用到了 “真实感人”来总结观后感,“主人公非常接地气,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僵硬的英模,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民公仆。”
《天上的菊美》以菊美多吉的先进事迹为蓝本创作,影片集中体现在菊美多吉心系群众、苦干实干、不断进取、默默奉献的点滴细节中,记录了一位普通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和无私奉献。
记者发现在观影过程中,演到轻松之处,观众不禁会心一笑,而动情之处,观众则又在悄悄抹眼泪。
看完《天上的菊美》后,观众张小姐告诉记者,这部主旋律电影让她觉得耳目一新,“原来以为这类影片都是‘高大上\’的,没想到会那么接地气。不夸张、不拔高,从平凡中透出伟大,让我看到了一个真正心系于民的好干部。”同时,电影的艺术手法也让观众赞赏有佳,“片中有很多空镜头、慢镜头,把主旋律电影拍出了文艺范儿。”
《兰辉》时长约90分钟,主要讲述了兰辉从2008年“5·12”大地震发生后到2013年5月23日因公殉职这5年时间里工作与生活的点滴。通过熟悉的人、熟悉的事重现、重塑兰辉形象,讴歌兰辉一心为民、舍小家顾大家的公仆精神。
观影后,不少观众表示,电影《兰辉》用艺术的手法聚集了兰辉同志的工作、生活、情感,真实生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弘扬了正能量,“兰辉精神是一面镜子,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干实事,他牢记宗旨,为民奉献的公仆情怀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把学习他的精神具体落实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网友“溪云无心”也表示,“最大的感悟就是群众和干部并不是存在鸿沟,而是有血肉联系的。”
有评论家认为,电影《兰辉》运用独到的表现方式,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电影色彩基调把握准确,用硬朗的灰色与当时北川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群众心理吻合,故事情节短平快,人物语言生活化。电影《兰辉》平实可信,细节处理到位,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引人深思。
截至目前,《天上的菊美》仅在四川包场就超过1800余场,参与单位超过3000个,还有来自省内各地的单位希望能够通过外放的形式将 《天上的菊美》引进更基层的地方,《兰辉》在四川观影人数达到22万人,其中包场就有530场。 (雍铃子)
新闻推荐
“5·12”,在四川有特殊的两层含义:既是国际护士节,又是汶川大地震纪念日。作为白衣天使,成都仁品耳鼻喉专科医院的姑娘们在四川省扶贫基金会的倡议下,选择把南丁格尔精神传播到北川地震重灾区,用自己...
北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北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