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陈亮记者徐静文/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在一个地区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以及推动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威远县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积极推进文化设施建设、举办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创新文化管理模式,有效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在“中国梦·威远篇章”上,书写了重要的一笔……
完善文化设施
夯实文化基础
日前,记者前往威远县文体广新局采访时,恰巧遇见了前来咨询举办“中国梦”主题文艺活动事宜的山王镇政府工作人员。
“我们准备在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搞一个‘中国梦\’主题文艺活动。”山王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现在已经开始排练了10多个节目,有舞蹈、歌曲、小品等,“现在镇上的文体站有活动地点,设备也比较齐全,要搞文体活动很方便。”
和山王镇一样,近年来每逢节庆日,威远县各镇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而各镇的文体站,就像一个个“前沿阵地”,为当地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提供了基础保障。
据了解,威远县于2011年8月在全市率先完成了20个镇综合文化站业务专用设备配置工作,为每个文体站采购了价值9万元的电脑、电视、音响、投影仪等业务专用设备。从此,全县20个镇开展文体活动既有了300平方米的阵地,又有了必须的业务设备,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繁荣威远的文化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不仅仅只是镇文化站。
每周五,威远县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和视听室,都会接待一批中、小学生。
“每周五放学后,我都会和同学们去图书馆,既可以查资料,也可以看电影。”初中一年级的杨明告诉记者,图书馆免费为中、小学生播放优秀国产动画片、爱国电影等影片,提供健康的网络信息服务,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文化活动场所,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据了解,威远实行了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免费向公众开放,积极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此外,还积极开展“罗世文烈士事迹校园行”等活动。
图书馆、文化馆等场馆,是县城广大群众的文化活动场所,那么农家书屋则是广大农村居民学习知识、增长见识的地方。
早在2011年,威远县便实现了全县323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且为每个农家书屋配送书架5个、图书1547本、期刊30种、1套光盘32张。按照800元/村的标准,为每个农家书屋配套资金800元,制作了统一规范的“农家书屋”“三证”和标牌,配送了灭火器材。
为加强农家书屋管理,威远健全完善了农家书屋软件资料;督促农家书屋开展免费开放,并不定期对部分“农家书屋”进行了抽查;积极开展农民读书活动,筛选了3名忠实读者参加全市农家书屋演讲比赛;开展省级农家书屋申报工作,5个服务群众有特色的村农家书屋申报成功。
此外,威远还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向基层延伸。加大培训、指导力度,提供人、财、物支持,在全县20个镇、235个村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镇、村三级试点对接。
从县到镇、从镇到村,威远的文化设施建设得到了有效推进,为各级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夯实了文化发展的基础。
丰富文化活动
满足群众需求
春节晚会、闹城活动、龙腾狮跃闹元宵——每逢佳节,你都能深切感受到威远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这一个个大型的文化活动,集中展示了威远深厚的文化底蕴。
此外,威远县还在节日期间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为各镇群众送去了精彩的文艺演出,向广大农民群众奉献富有针对性,深受群众喜欢的精彩的文艺节目,深得群众好评。
除了节假日,威远县还将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常态化,尽力满足全县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5月中旬,连界镇船石村村民过足了电影瘾,电影下乡活动来到当地,为村民播放了《雨中的树》、《走过雪山草地》以及短片《森林防火》。
“村民都很喜欢,巴不得下个月坝坝电影早点去。拿此次播放的《森林防火》来说,就对山区的村民很有用处。”县文体广新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县里的每个行政村,每个月都会播放一场坝坝电影。这不但能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起到教育作用。
据了解,仅2012年,威远县便完成农村公益电影“2131”工程3883场,观众达50万人次。除了电影下乡,威远还依托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图书馆、文化馆三大主阵地,积极开展读书活动、爱国主义宣教活动、群众歌舞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2012年,三馆共接待来参观、学习、交流的群众10余万人次。
一系列的活动,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动了群众文化的健康发展。
威远县文化馆把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艺创作、培养文娱骨干作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繁荣群众文化的重要抓手,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取得一定实效。近年来,组织了威风锣鼓队;积极筹备“美丽威远”摄影展;山王镇每年组织狮子龙灯下乡拜年活动;观英滩镇街道社区退休老同志曾德华组建义务演出队,深入村组进行义务演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每年演出活动在30场以上。
要组织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没有大量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作支撑,是不可能的。
威远县大力丰富和繁荣文化艺术的创作和生产,使得文化交流和文艺创作得以不断繁荣。
2011年,组织小品参加内江市首届工商银行杯戏剧小品比赛,《爹不放过我》、《脑壳抽筋》两个小品获得十个奖项;《脑壳抽筋》参加四川省文化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暨四川省第六届戏剧小品作品比赛,获二等奖……
2012年,选送双人舞《牡丹亭》参加内江市2012年迎春团拜会;县文化馆职工唐志诚创作的歌曲《那一抹军绿》获第二届中国“民族之声”声乐金奖;10月底,选送的《石坪山歌》以排名全国第二的优异成绩,一举夺得“中国第三届民族声乐敦煌奖”银奖……
创新文化管理
推动文化发展
文化设施建设惠及全县、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可以看到,威远县的文化发展有着令人羡慕的活力,而活力的源泉,则是他们对于文化管理的创新。
走进威远县的各个单位、局行,只要你留心观察,便不难发现墙上大都装裱着精美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大都是由该县的摄影爱好者所摄,且均为威远各地的美景,如俩母山、葫芦口水库、船石湖等等。
威远县围绕发现威远美景、宣传魅力威远、文化威远,组织摄影爱好者开展摄影专业知识培训和经验交流,鼓励优秀摄影作品的创作生产,促成了这一幅幅佳作的诞生。
这是威远抓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体现。此外,威远还围绕发挥“农家书屋”服务群众的实效,推进农家书屋规范管理,组织开展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为各镇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农家书屋管理人才。
为了创新各镇文体站管理,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威远县文体广新局与县财政局一起制定并印发了《镇综合文体站管理考评暂行办法》,从常规性工作、重点工作、创新性工作、配合性工作、表彰奖励等五个大项对文体站工作进行细致考核(是内江市第一个对镇综合文体站进行规范考核的文件),为各镇文体站履行职能职责,组织开展各项文化业务工作提供了指南。
此外,作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部门,县文体广新局积极开展职工“走出去学先进活思路”活动。先后组织局机关干部职工赴北川县和建川博物馆学习考察,重点考察学习了文化活动中心和地震遗址保护、羌族民歌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作;参加了第三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重点参观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文化发展,决定着一个地区群众的整体素质、幸福指数,更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威远正用实际行动,实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梦想,用文化的发展为谱写中国梦威远篇章添砖加瓦。
同时,威远文化的繁荣发展也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才能与社会发展的速度同步前进,才能真正做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中国梦”。
新闻推荐
“绿色崛起”托举起“大美羌城”绵阳北川:多管齐下建设生态强县
但凡到过绵阳北川的人,都会由衷地说一句“空气好、环境好!”近日绵阳市环保局发布的一份2015年全市环境质量情况通报,充分印证了人们这一普遍感受——2015年各县(市)区环境空气综合指数,北川为1.0,排名...
北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北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