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安州区政协是省政协“有事来协商”平台建设16个试点单位之一。自去年9月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该区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通过搭建“有事来协商”平台,保证协商频次,建立协商工作机制,实现了协商民主在基层动起来、活起来、实起来。
搭建平台,让协商动起来
“这条路终于畅通了,以后接送学生更方便了。”1月2日,家住安州区桑枣镇的刘成欣喜地发现,通往该镇小学的街道变宽了,学校周边环境变整洁了。
去年12月初,刘成、沈志勇、肖春梅等群众代表在“校园周围交通秩序及环境治理”“有事来协商”专题会议上,提出分时放学、单边放行、整治秩序等建议。桑枣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由分管副镇长牵头领办,驻镇区交警中队、镇小学、社区干部组成工作组,就交通秩序、场镇环境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整治,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安州区于2015年试点设立3个乡镇政协工作委员会,探索开展“协商面对面”、“百姓提案”协商等工作。去年9月,区委印发《开展“有事来协商”平台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目前,全区10个乡镇建立了“有事来协商”平台,落实了协商场地、负责人,统一协商标识,设立委员工作室1个,真正让协商在基层动起来。
保证频次,让协商活起来
“路边占道修车安全隐患大,建议尽快规范修车市场”“拆彩钢棚必须一把尺子量到底,持之以恒推进”……去年10月以来,秀水镇政协工作联络组围绕“场镇综合治理”开展了2次“有事来协商”活动,相关政协委员、部分村社区干部、商户代表纷纷就场镇脏乱差问题“把脉开方”。
“协商要取得实效,保证协商频次是基础,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区政协副主席陈小平说。为确保协商频次,安州区构建“2+4+X”区级协商体系,即每年召开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每年举办4次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党委政府领导参与的专题协商活动,开展“X”次“小微协商”。在乡镇构建“4+X”协商体系,即乡镇政协工委(政协工作联络组)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专题协商会,每年开展“X”次民生实事协商活动。
自去年9月以来,全区10个“有事来协商”平台共开展协商活动27次,一大批问题相继得到缓解。
建立机制,让协商实起来
“助推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这个主题选得准、选得实。”去年11月8日,乐兴镇政协工作联络组围绕“猕猴桃产业发展”开展“有事来协商”活动,参会委员、种植大户、专合组织负责人纷纷点赞。
为了让协商实起来,安州区探索实行“议题征集、发布预告、走访调研、开展协商、反馈意见、成果转化、跟踪督促、综合评议”的“八步协商工作法”。建立了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专门委员会指导联系乡镇,委员联络组参与联系乡镇等定点联系制度。建立以党政领导、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各界代表人士、群众代表等组成的区级综合人才库,乡镇建立由30-50名各界乡贤人士组成的人才库。目前,区政协和10个乡镇均建立起各界代表人士人才库,共涉及各类人才350人。
“搭建‘有事来协商’平台,旨在拓展基层群众参与政协协商渠道,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协商送到农村、企业、社区,让协商民主下沉到基层,惠及更多百姓。”区政协主席赵奎说。□肖 礼
新闻推荐
绵阳市加强对乡镇、街道的防疫宣传力度 阻击疫情扩散蔓延 一对一跟踪监控
工作人员给市民发放宣传资料为加强对乡镇、街道的防疫宣传,扎实做好疫情排查、阻断隔离、信息报送等各项工作,记者了解到,目...
安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