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安州新闻 > 正文

醉美风景 醉美生活

来源:绵阳晚报 2018-05-12 10:25   https://www.yybnet.net/

鸟瞰仙海风景区(资料图)

来自市旅发委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5·12”大地震前的2007年,绵阳市共有A级景区12个,其中4A级景区4个,截至2017年底,全市已有A级景区25个,其中5A级景区一个,4A级景区14个;地震前的2007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338.4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94亿元(2008年地震当年,全市旅游收入下滑到了40.18亿元),2017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292.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3.22亿元……一组组数据的鲜明对比,形象展示了绵阳市旅游震后十年的跨越发展成果。

■孙涛张进峰记者范萌

1涅槃重生老景区活力焕发新景区异军突起

迎着艳丽朝阳与山间清新空气,北川九皇山景区工作人员钟国富每天一早就来到了索道运营管理岗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首先要检查景区索道绳索是否安全,接着便对电气设备、传送设备逐一排查,再安排相关工作人员乘坐吊箱,上下查看线路和设备,在确认所有设备运行正常后,景区前山、后山的一辆辆缆车开始正式工作,载着一批批游客穿越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岭,去滑草、逮猎,体验纵览一山小的感觉,高兴而来尽兴而归。

就是这个美丽如画的景区,在2008年的大地震中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在地震中,景区一处四星级宾馆倒塌成为废墟,景区经典景观溶洞口、情人桥、眺望台等遭受严重损坏。景区上山索道也遭到彻底损毁,线路支架移位、损毁,运载绳、吊篮等无一幸免,震落的巨石甚至一路滚至山下索道验票口,被震得满目疮痍的景区由此关门停业。

经过灾后两年时间的艰苦重建,2010年夏天,九皇山景区开始恢复试营业,重新迎客。随着近几年来不断打造完善,如今,九皇山景区不仅旅游项目更加丰富、旅游服务档次日益提升,并于去年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成为绵阳市第一个上市旅游景区,品牌效应大增。

不只是九皇山,江油窦圌山景区、平武报恩寺景区等一大批著名景区都在10年前的“5·12”大地震中遭受巨大损毁,一度关门停业。如今,这些景区经过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打造,都以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游乐项目迎接各地游客。

老景区活力焕发,新景区异军突起。伴随着绵阳市震后重建的强劲步履,仙海旅游风景区、寻龙山景区、李白故里、两弹城景区等一批传统景区实现上档升级;在旅游景区,投资上亿元的药王谷景区、北川羌城旅游区、绵阳科技馆、越王楼·三江半岛景区、百年好合爱情谷景区、幸福七里旅游区、花城果乡旅游区、印象梅林景区等一批新建景区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为绵阳市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据市旅发委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已有A级景区25家,其中有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4家,并填补了地震前绵阳市没有5A级景区的空白。

此外,绵阳市还建成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个,全省旅游强县2个,全省乡村旅游强县1个,全省乡村旅游特色乡镇6个,全省乡村旅游精品村寨8个。

2遍地开花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这些天,在安州区塔水镇七里村钟建平投资的农业产业基地里,满山的桃树、梨树挂满累累果实,飘着清香,青翠的葡萄藤正吐露出勃勃生机,迎来了各地游客观赏、摄影留念,十分热闹。“这480多亩梨树、桃树、葡萄长势这么好,预计年产值达近千万元没问题”,望着眼前丰收在望的景象,钟建平满怀信心,扳着手指估算着一年的可观收入。

同样,在灾后重建的北川曲山镇石椅羌寨,一年一度的枇杷节等乡村旅游节即将举行,村民们正忙着接待各地客人。因为四季水果丰富、景色优美、民俗活动精彩,石椅羌寨已成为远近有名的果乡,吸引着来自成都、德阳、遂宁等绵阳周边的客人。村里90余户人家几乎家家都靠种植水果和接待游客致富。而早在2012年,石椅羌寨就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平武沿清漪江流域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大打生态旅游牌,自2013年起,几十家农家乐按照平武旅游总体规划整体面向市场,依托茶叶生产,按照一户一特色,户户各不同,规范经营,吸引了大批的成都游客到这里度假、休闲、康养。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每户农家乐业主年均实现了十余万的收入。

近年来,绵阳市依托优越的乡村生态环境、田园风光、特色农业、古村民居、民俗风情等特色资源,以精品化打造、市场化开发、产业链带动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景区依托型、城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型、休闲农庄型、家庭农场型等乡村旅游项目;打造生态农业观光、森林休憩、果园采摘、康体养生民俗体验等乡村旅游产品;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做到月月有节庆,季季有主题,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营造了氛围,打造了品牌,吸引了客源,聚集了人气。目前,全市已有农家乐、乡村酒店400余家,其中四星级以上50余家。组建乡村旅游协会9家,培育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10余家,形成“旅游协会+合作社+农户”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通过乡村旅游+文化、乡村旅游+民宿等模式,深入挖掘绵阳市丰富的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旅游品位,丰富乡村旅游服务内容。并通过乡村旅游+互联网,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商品线上销售平台,组织80余家乡村旅游企业成立乡村旅游商圈联盟,依托绵阳旅游官方微博、微信“乡村旅游周末版”“特色旅游商品”专栏和自建满天星销售平台,在线发布、宣传、预订、销售旅游产品。

如今,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在绵阳市遍地开花,成为绵阳市旅游产业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和产业新亮点,让广大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创收致富的路子。

3全域旅游让村民在家门口创业致富

在游仙区游仙镇申家村,一处20余亩翠绿的樱桃园十分扯人眼球,这是该村土生土长的村民于开山与妻子周敏种植的无公害大樱桃基地。每到四五月份樱桃成熟季节,前来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便络绎不绝。为了方便远道而来的客人采摘樱桃休息、玩耍,于开山、周敏夫妇拆掉了樱桃园旁边的自家六间旧瓦房,建起了宽敞的农家乐,开辟了停车场,为客人提供停车、餐饮、采摘游玩等一条龙的旅游服务项目。

将乡村变成景区,让农民成为老板,在家门口实现创业致富,这是绵阳市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建设,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共融、共享,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近年来,绵阳市将全域旅游发展,通过项目建设、产品开发、营销创新、服务提升、产业融合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旅游的可进入性、可驻足性、可消费性和可回头性,逐步推动全市旅游业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成效显著。北川、安州、平武三个县区先后被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并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与旅游扶贫工作有机结合,紧扣旅游主线和扶贫主题,构建新型扶贫模式,实现旅游产业全域覆盖,在全域旅游建设中交出了一份可喜成绩单。

新闻推荐

“造血式”重建 安州插上“腾飞之翼”

安州区新貌。安州区委宣传部供图5月9日,一走进绵阳市安州区晓坝镇的文化广场,“川”越十年·全国党报党端联合采访活动的记者们就被36根文化柱吸引住了。文化柱上展示着辽宁省的特色文化,有沈阳...

安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醉美风景 醉美生活)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