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人们读书取得功名,除了求达官贵人授匾外,石桅杆也是夸耀功名的科举文物之一。在安州区永河镇安罗村李家大院前,就有一对清嘉庆甲戌年间立的石桅杆,记者近日走进永河镇,探访这对屹立至今已有203年历史的文物。
□本报记者安峥文/图
石桅杆主人当年是“学霸”
走进安州区永河镇安罗村,蜿蜒的垒水河绕村而过,低矮的丘陵郁郁葱葱,钟灵毓秀。“安罗村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84岁的李家后人媳妇蒋玉珍婆婆告诉记者,李氏家族是湖广填四川时迁移过来的。史书记载,明末天下大乱,兵连祸结,灾害频繁,四川各地十室九空,田园荒芜。清朝康熙年间,社会稍稍稳定,朝廷发出“湖广填四川”的旨谕,湖北农民李文光应招前来四川,那时交通方便、土地肥沃的平坝地区,早已被人“插占”。李文光只得在安县的偏远山区安家落户,继而再由雎水、秀水辗转来到安县、罗江两县交界的垒水河边定居。经过他父子两代人几十年的辛勤劳动,到了清乾隆年间,家道逐步兴隆,子孙繁衍,开枝散叶,派衍出登崖、登峨、登岗、登柱、登岸和登岳六大子孙支系,居住于今天的安州永河、宝林、罗江广福、略坪和调元等乡镇的几个村,300多年来,已传13代。
李家大院石桅杆位于永河镇安罗村二组李家大院前,记者前去探访时,恰逢镇上在安罗村搞万寿菊菊花节,万余游客走进安罗村花海,赏花的同时,也有不少游客来到李家石桅杆处,参观留影。“这石桅杆可不简单,古时候只有考取了功名,才可以在自家大门左右对称地建造两根桅杆。”据李家13代后人李德训介绍,桅杆主人为清嘉庆甲戌年的恩进士李登峨。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李登峨考中进士,受朝廷恩准,在自家大院门前建此石桅杆,以此光宗耀祖、显赫门庭、教育后人。据清同治年间的《直隶绵州志》载:“李登峨,字林西,例贡生。嘉庆初年,前邑宰陈公嘉其急公尚义,赠以匾额。事瞽母,尽孝。尤精医理,开半济堂,远近求医者,无论贫富,均一视而施以药,活人甚多。晚年遁迹山林训课,诸孙尊师重道出于性。生年八十余卒。”
壮观石桅杆屹立两百年
石桅杆旁的石碑上清楚记载着:石桅杆位于永河镇安罗村李家大院前,清嘉庆十九年(1814)建成。桅杆由柱和座两部分组成,柱呈八棱形,立于正方形、六棱形、圆形三层重叠的基座上,通高15.76米。两杆相向面阴刻楷体“大清嘉庆甲戌年恩进士李登峨立”字样(如图)。距地表10.9米处置一方斗,四周镂雕古铜钱图案。现桅杆保存较好,轻度风化。1993年,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安州区史志办相关文史资料记载,李家大院石桅杆坐北向南,为一对,相距近30米,青砂石质,浅度风化,由基座、石杆、方斗和顶珠等部分组成。顶部饰以石球和石帽,中部有石斗,桅杆上刻有“大清嘉庆甲戌年恩进士李登峨”。李德训告诉记者,石桅杆代表的形象是笔,底座也有分别,秀才只能四角底座,举人可六角底座,进士才是八角底座。此石桅杆底座特别扎实,分三层,下面四角,中间八角,上部化方为圆,似乎代表古代读书人不断进取,不断进阶迁升的几个阶梯。
据当地村民介绍,安罗村李家石桅杆并非孤立的,就在垒水河对岸的德阳罗江县略坪镇松花村,有一对李家木桅杆,但该处李家是否是恩进士李登峨家族,已经不可考,但专家考证,李登峨家族至今繁衍于垒水河两岸。一座古老的石桥连接着两岸,石桥南北向,双石八墩九孔平梁桥,全长40余米,桥面有车辙印,印宽8到10厘米。
李氏后人文风茂盛文脉有传承
记者在现场看到,石桅杆的基座各面都雕刻有图案,只是有的部分被破坏掉了,石桅杆距地表约10米处放置石斗,镂刻铜钱,在“才高八斗”的基础上有了更丰富的寓意。
石桅杆是安罗村李家后人传承文风文脉、崇文重教的一种见证。教了41年村小的老教师李德训告诉记者,李家后人非常重视读书,这些年来考取了几十个大学生,如今遍布全国各地。而他的两个女儿都考取了师范院校,如今都在花荄教小学。
据了解,石桅杆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物,有表示荣耀和激励后人读书仕进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重新发掘石桅杆里的老故事,把石桅杆的习俗、故事、传说整理出来,流传给后代。如今,乡村的石桅杆已经不多见了,我们需要把中断的文化延续下去。”安州区史志办专家认为,作为古代科举文化的实物遗存,安罗村这对保存基本完好的清代石桅杆,对研究科举文化、家族文化等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新闻推荐
千佛山漂流游人如织□朱明荣本报记者安峥文/图抛去城市的喧嚣,到风景优美、气温适宜的乡村住上几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给心情放个假。近年来,以亲近自然、感受田园生活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在安州区千...
安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