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安峥
“你们家跑山鸡现在长势如何?重楼、黄莲照我说的打了抗菌剂有没有再发病?”时值盛夏,安州千佛镇老望沟村处处是一派繁忙的劳作景象,驻村农技员钟思成在陡峭的林间穿梭,仔细询问着四组贫困户吴勇青家养鸡和中药材种植的状况。这位质朴的驻村农技员,用他精湛的养殖技术,贴心的服务,带领当地贫困户走出了一条依靠现代养殖技术,以中药村、林下养鸡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渠道,引导全村群众共同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而他个人也被评为四川省“五个一”帮扶力量驻村农技员先进个人。
科学种植促增长
“到村上进行了种植业的技术培训,为农户分发了赞助的肥料,每户1包(35公斤),并对化肥的用法进行了讲解。”——摘自钟思成《驻村日记》
2015年10月,钟思成来到千佛镇老望沟村开始了他的驻村农技员生活。刚到村上,钟思成就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走村串户。经过一个星期的走访,他了解到,导致老望沟村贫困的“病根”在于老百姓缺知识、缺信息、缺技术。
“病根”找到了,钟思成对症下药,开出了一剂“医贫治穷”的“钟氏药方”。依据村情户情,钟思成提出了在传统的经济林和种植中药材产业的基础上,以山区道路建设为基本,发展黄连、钱胡、重楼等种植业和林下养殖为主导产业,建立合作社为主要经营载体的发展思路,并根据各贫困户的优势特点及发展潜力,进行“订餐式”特色种养殖技术指导。“村民们第一次带我去菌子坪为重楼看病,我现在印象都深刻得很。”2015年底,钟思成沿着陡峭的山路来到贫困户贾孝军的重楼地里,发现地里的不少重楼都死了苗并停止了长势。他果断判定重楼这是得了茎腐病,当机立断让贾孝军少施化学肥料,保持排水畅通,并打一定的抗菌剂在植株上。不多久,他就接到贾孝军打来的感谢电话,重楼救回来了!“老钟是我们的贴心人,平时我们有啥子技术上的疑惑,都会直接给他打电话。而且他还想方设法给我们找资金,送技术、送农资,我们大家都很尊敬他。”如今,贾孝军种植的重楼、黄莲长势良好,他期盼再过段时间能卖个好价钱。
“对症下药”为护航
“今天走访贫困户范小林家,进行了摸底调查,了解到他因病不能从事剧烈劳动,建议可以走林下养鸡的路子,从事养殖业实现脱贫。”——摘自钟思成《驻村日记》
二队的贫困户范小林和儿子相依为命。儿子还在读书,而他自身患有慢性病。他家是因病、因学致贫的典型。针对他家劳动人口少、底子薄、日常开销大等贫困特点,钟思成和村干部经过研究后为范小林量身定制了投入小、产出高、效益好的规模养殖林下跑山鸡脱贫方案。从购买鸡苗到如何科学养殖鸡再到如何进行病理防治,钟思成为范小林提供了一对一的全方位科学养殖技术指导和防疫疫苗。2016年底,范小林家的首批天然绿色跑山鸡一上市,便以肉香味浓、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获得市场认可,以每斤100元—110元的价格,250只跑山鸡在当地一售而空,当年获得收入26000余元,同时人均收入也成功突破万元。
一年多来,钟思成共计培训贫困户300人次,为村里争取到市、区财政资金150万元,争取到肥料30吨,修建水泥道路15公里……同时,他还帮助建立了千佛山中药村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展的林下养鸡,年出栏数达到了1500只,实现了定产定销经营生产模式。通过钟思成的产业扶贫规划和技术帮扶,到2016年底,老望沟村人均收入达到4500元,增加2500元,实现了脱贫10户的目标。今年计划脱贫4户,预计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
新闻推荐
61名留守儿童走进绵阳“国学夏令营”弘扬传统文化 感受国学魅力
61名留守儿童走进国学夏令营本报讯(记者田明霞文/图)“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辛勤教导,感恩同学关心帮助,感恩农夫辛勤劳作……”昨(5)日上午,在涪城区城郊乡戈...
安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