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州区河清镇广红村农家书屋,村民正忙着“充电”
本报讯 (记者 安峥 文/图)“广电网络牵到了我家真是好!如今我们全家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看高清电视节目了,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近日,安洲区高川乡甘沟村9组村民李俊慧看着自家刚调试好的高清电视节目,笑呵呵地连声称赞。近年来,安州区文广新局坚持以文化扶贫作为推进***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走出了一条文化引领群众、文化服务群众、文化助力脱贫的新路子。
锣鼓敲起来,舞蹈跳起来,村子亮起来,村民乐起来……记者近日走进雎水镇白河村,只见这里的文化广场、农村书屋、宣传广播等文化基础设施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了精气神,带动了老百姓积极向上、苦干实干的民风。“到书屋翻翻看看,就能解决不少实际问题。”村民老林说,每逢农忙时节,村里的农家书屋都常有农民前来“充电”。《庄稼医生手册》《老年健康养生之道》《中国文化读本》等种植养殖、健康养生等领域的图书广受农民欢迎。这里成为了群众学习农业知识的阵地,特别是节假日期间更是青少年的阅读乐园。年以来,安州区文广新局共投入余万元,用于个贫困村的书籍购买,平均每个贫困村添置了书架以及余册图书。
年月日的千佛镇寒风凛冽,区文广新局与卫计、科技等部门联合举办的“送文化下乡”活动却在镇上开展得热热闹闹。歌曲联唱、小品、器乐演奏等节目一一上演,为农村群众送去了温暖,也激发了他们摆脱贫困的信心。为了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去年以来,区文广新局如火如荼地深入基层开展了送文化下乡演出,组织文艺爱好者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进行交流,搜集、整理全区脱贫攻坚进程中的先进典型,以先进典型激励人,让贫困群众先实现思想上的脱贫,深受广大基层群众的喜爱。正如该局局长唐鸿所说:“依托送文化下乡,助推文化扶贫,目的就是要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信心,从文化层面解决贫困群众思想观念的问题,让贫困群众在思想上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此外,区文广新局还积极探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在沸水镇三合村、乐兴镇文明村等5个省级贫困村建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室,为村级活动阵地建设增添了一抹亮色。“如今我们也有了自己的文化场所,大大改变和丰富了村民们的生活,大家闲暇时聚在一起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三合村村民王俊辉说。今年,区文广新局共投资近万元,有效解决了近千贫困户收看电视难的问题,并全面建成了乡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实现了广播电视全覆盖。“村村响”“户户通”让偏远的贫困家庭也能第一时间接收到党的方针政策,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正能量。
扶贫离不开文化,文化有助于扶贫,文化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送文化给百姓”“种文化在基层”,为丰富农民群众业余生活、提高群众素质,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的新型农民提供了平台,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让贫困群众享受到“文化民生”带来的幸福生活,促进了“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新闻推荐
坚实行走在农村学校教育探索的路上——安州区乐兴镇小学着力寻求农村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安州区乐兴镇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学校,近年来,该校积极探究农村学校改革发展之路。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办怎样一所学校才可以实现真正的教育?有了这些追问,该校负责人开始真正树立了问题意识,围绕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