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安州新闻 > 正文

自力更生,贫困村变“桃花源”——沸水镇三合村脱贫攻坚现场见闻

来源:绵阳日报 2016-11-21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赵烨

冬日已至,风寒,人心暖。在安州区沸水镇三合村,平坦肥沃的土地、整齐美观的新房,青年人忙着耕作养殖,老人和孩子自得其乐,俨然一片世外桃花源的景象,哪还有昔日贫困村的模样。“我们村2014年被列为省级贫困村。穷是因为没有产业,基础设施条件差、劳动力水平不高,又缺少水源。”三合村村支书刘中富带着记者在村里逛逛,边走边“诉苦”。

穷则思变。“这两年,村村通的产业道路修通了,3000多米的灌溉沟渠建好了,带动百姓致富的中药材种植产业也盈利了。”细数变化,刘中富信心满满,“今年,我们村计划实现整村脱贫。”

走在村里硬化后的村道上,记者来到了贫困户张明平家门前。还没进门,一声声鸡鸣便迎接着记者一行的到来。

院坝里,张明平和他80岁的老母亲正忙着准备饲料。“老张,记者朋友想了解下你家的‘致富经\’。”刘中富代记者说明了来意。张明平放下了手中的事情,满脸笑容地介绍起了他家的“动物园”。

说是“动物园”毫不夸张,张家的房子里除了两间住人的屋子,门前屋后有两条看门的小狗,天井里养着50多对鸽子,圈养着公鸡和鹅各50只,里屋的猪圈里还有5头猪崽。

“谈不上致富,算是琢磨着怎么脱贫奔康。”张明平今年47岁,在沿海城市务工20余年,开过眼界,有头脑。让这个家庭致贫的原因,是他手臂上的伤,“以前在外面干活,受了伤,干不了重活。”张明平告诉记者,以前家里就靠老母亲和妻子种着一亩地的蔬菜,可还要供上小学的女儿完成学业,家庭的重担让他不得不动起脑子,谋“活路”。

去年年底,张明平便开始搞起了养殖。摸索阶段,张明平用务工攒的钱养起了鸽子、鸡、鹅和猪,算是投石问路,看看哪种家禽家畜的销路最好。“猪崽好,养猪的效益最高。”张明平的“小算盘”得出了结论,10元一斤的猪崽,养上几个月便能出栏,12、3元钱一斤卖出去也不亏。他告诉记者,10月份,他还向区里的财政局申请了金融扶贫小额信贷。“这两万元的贷款前两日到账了。”张明平乐呵呵地说着自己的计划:准备买头耕牛,给家里添份“劳动力”;再买头母猪和小猪崽。

1000亩“百草园中药材专业合作社”,魔芋种植正在普及,鸡、羊等家禽家畜养殖正刺激着群众们的养殖热情……

三合村的产业脱贫开展得如火如荼。和张明平一样,大家都拿出了最高热情、最有力的举措努力使小村庄早日脱贫奔康。

新闻推荐

重民生增福祉 让幸福安州触手可及

河清镇广红村日间照料中心阅览室“我家通上自来水了”“村里的水泥路修到家门口了”“助学贷款让我安心地上了大学”“我领上养老金了”……今年以来,安州区委、区政府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牢固树...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自力更生,贫困村变“桃花源”——沸水镇三合村脱贫攻坚现场见闻)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