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家,肖兴贵和母亲胡玉华对未来有了更多期盼
□ 本报记者 安峥 文/图
“我跟老母亲盼了几十年,如今在政府的帮扶下,终于告别了山上的砖木危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近日,沸水镇枫香村10组的肖兴贵和母亲胡玉华搬进了新家,成为安州区首例易地扶贫搬迁户。肖兴贵激动地告诉记者,如今“下山了”更要自力更生,争取早日脱贫,今后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肖兴贵的新家位于枫香村10组观音山处,近一百平方米的宽敞房屋,里外功能配套齐全,邻里正帮着往客厅里搬着沙发、茶几等家具,肖兴贵正站上板凳开开心心贴对联。84岁的老母亲胡玉华坐在一旁眼见这一幕,笑得合不拢嘴,“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进这么漂亮的新房子。”
今年51岁的肖兴贵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与母亲相依为命,长年居住在谭家坝的一处破旧砖木危房,居住房屋条件恶劣,地理位置偏僻、坡陡、路窄,环境和基本生产生活条件都很差。84岁的胡玉华几年前摔了一跤后腿脚不利索,下山更困难了,“如果遇到打雷扯火闪,我妈住在以前的危房里都提心吊胆的,生怕房子震垮了。”谈及之前在老房子的境遇,肖兴贵感慨万千。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以来,沸水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实地走访、勘察,征求肖兴贵个人意愿,最终确定采取因地制宜分散安置,安置地点为枫香村10组观音山处。今年8月,肖兴贵向亲戚购买了一套80多平米的旧住房进行整修翻新,整修翻新住房80平方米(含辅助用房30平方米),修建入户道路50米。工程于2016年8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9月28日正式搬迁入住。
通过实施易地搬迁,肖兴贵家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搬迁后,肖兴贵母子俩告别了山区比较恶劣的生存环境,住进交通便利、环境较好的区域,由砖木危房变成砖混结构住房,不仅有效地解决其住房难、行路难、用电难、饮水难、就医难“五难”问题,而且也拓宽了增收渠道,搬迁后的交通条件、居住条件、信息条件、就业条件都发生变化,可以通过养殖肉牛、土鸡等渠道增加收入。“我们搬过来以后,各方面条件都比之前好多了,赶场和做农活不用再走又窄又偏的路了,现在太方便了。我要多养些猪牛鸡,争取早日脱贫,报答大家对我们的关心。”肖兴贵说。
新闻推荐
语文教学是一场诗意而丰盈的旅程,而阅读,则是这段旅程中最美丽的一道风景。腹有诗书气自华,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孩子生命中最美好的相遇,是我们每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深思的问题。在这里,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