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是一场诗意而丰盈的旅程,而阅读,则是这段旅程中最美丽的一道风景。腹有诗书气自华,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孩子生命中最美好的相遇,是我们每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深思的问题。在这里,仅就我自己数年来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一、让阅读成为一种兴趣
前段时间看到这样一句话:“比诗意和远方更重要的,是兴趣。”知识的岛屿越大,好奇的海岸线越长。因此,让孩子能怀着浓厚的兴趣,把阅读当成一种渴求性的自我行为,不断地获得相关认识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作文及语文能力,增长各种知识,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第一步。那么,如何引起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呢?言传重于身教。首先,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成为孩子心中足以仰视的风景。要有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要有较为厚重的文化底蕴,要有博古通今的知识积累,要有谈古论今的表达能力,课内课外,与孩子一起探讨阅读的魅力,与孩子一起感受阅读的快乐,与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收获。这样的语文老师,可以将小小的课堂变成大大的世界,旁征博引,拓展延伸,用广博的知识和课堂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合,在将课堂变得精彩纷呈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带领孩子走进阅读的世界,让孩子对阅读心生向往,心怀期待。第二,教师要做孩子阅读的榜样。语文教师,应该是阅读的先行者,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领路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自身就应该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将阅读作为终身学习的必要方法和途径,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学习会阅读、爱上阅读。
二、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好习惯决定大未来。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责任。因此,如何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至关重要。首先,应该营造一个浓厚的书香氛围,教师应该注重班级环境的布置和班级文化的建设,尽量营造一种浓郁的书香氛围。要充分利用班级黑板报、学习园地、宣传栏、鼓励学生进行资源共享,分享读书心得。特别是要重视班级图书角建设,开展好班级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一种文化。其次,开展好晨诵、午读、暮省等班级常规阅读活动,让阅读真正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常态,成为孩子一生良好学习习惯。第三,要充分重视家校衔接,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和沟通,要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让家长深刻了解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从而做到家校携手,形成合力,在家庭中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更可以通过亲子共读、家庭读书会等形式,逐步养成孩子的阅读习惯。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都应当加强指导,引领孩子有层次地进行阅读,给孩子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推荐适合的阅读拍篇目,并且随时与孩子进行适当的阅读理解交流,促进孩子有层次地阅读,汲取所需知识,养成阅读习惯。
三、让阅读成为一种快乐
快乐,才是兴趣持续最好的途径。只有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体会到快乐,孩子才能一直保持阅读的兴趣,从而从内心深处真正爱上阅读。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让阅读的形式多样化、趣味化、活动化,有效化,让孩子充分体会到阅读的快乐。教师可以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班级图书漂流活动、讲故事比赛、课前阅读推荐、班级图书管理员选拔、阅读百科知识竞赛、班级诗词大会、班级经典诵读比赛、亲子阅读沙龙、家庭阅读推荐会、成语大会、书香家庭评选、阅读之星评选等等,为学生充分创设阅读和自我展示的舞台,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阅读的快乐和收获,从而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生的好习惯。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种润泽孩子生命的教育,是文化的传承和灵魂的洗礼。而阅读,是灵魂呼唤灵魂,生命激励生命的一种成长,是让生命变得丰盈和鲜活的一种过程,是孩子生命中最美好的相遇。作为语文教师,让孩子爱上阅读,我们责无旁贷;让孩子爱上阅读,我们身体力行;让孩子爱上阅读,我们任重道远!
(绵阳市安州区七一实验小学 王刚)
新闻推荐
本报讯(唐巍记者安峥)竞技千年古道、品味安州奇美。日前,“蜀信e”杯2016首届罗浮山山地越野赛在桑枣罗浮山下激情开赛,这是安州区继“环山环湖”自行车公开赛后,又一次体育与旅游的完美结合。一大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