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金灿阳 记者 魏星奎 实习记者 郭若雪)从春夏的各类花卉节,到秋收的各种采摘节,如今,不少城市居民越来越喜欢走进乡村,体验休闲农业度假带来的乐趣。近年来,绵阳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产业规模明显扩大,并已成为各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各地以农家乐为主体的休闲农业如雨后春笋般地从城市边缘辐射到偏僻乡村,成为当前乡村一道靓丽景色。
今年以来,绵阳市充分发挥旅游资源和农业产业优势,注重创意设计,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景区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全市已有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342家,实现营业收入32.2亿元,吸纳农民就业6.5万人,带动近30万农民受益,休闲农业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以农为本、农旅互动、社会参与”的原则,绵阳市坚持把发展休闲农业与新村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相结合,整合各类专项资金,深化产业融合,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休闲农业。同时以租赁、合股、联营等各种形式投入休闲观光农业开发,促使产品、土地、技术、资金、劳动力等产业要素的优化配置,并在农家乐、民俗村、休闲农园、休闲农庄等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类型,促进休闲农业转型升级。
绵阳市通过会议培训、乡村旅游活动等多种形式,切实鼓励休闲农业发展。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全市农业经营主体共举办各类节庆活动50次,年接待游客1029万人次。在江油新安农业公园、安县花城果乡等地,每逢节假日,前来观光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
与此同时,绵阳市还广泛宣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扶持政策,发布休闲农业节庆活动,宣传并打造休闲农业品牌,极大地增强了休闲农业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其中,江油辛夷花传统栽培体系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市9家休闲农庄获首批“四川省省级示范休闲农庄”称号,获得四川省“十佳精品农庄”3个、“十佳乡村美味”1个;组织向农业部申报“中国最美休闲乡村”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现代农业景区30个,农业主题公园8个,休闲农业聚集村113个,有8个农庄(产品)入选“印象蜀乡”精品。
绵阳市各地始终坚持将休闲农业与建设幸福美丽新村融为一体,坚持“六大注重”,打造情与景结合的休闲农业,让乡村旅游成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盐亭在梓江片区挥笔画出“西部水产”园区,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养殖业模式,更让美景成了增收新渠道。在“西部水产”园区外不仅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还相继推出了淡水鱼博物馆、生态旅游观光园等一系列增加游人可玩性的设施。涪城在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杨家镇大力发展休闲农庄,努力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服务设施,吸引了众多的城市近郊游客观光游玩。
新闻推荐
万众瞩目的“安县首届厨艺大赛”,于11月6—8日在安县文化广场取得圆满成功。永顺源酒店在本次比赛上算是“大赢家”。他们推出的“滋补养生鸡”、“家常冷水鱼”双双夺冠,赢得生意满堂红。...
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