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枣一小的学生们吃上了“免费午餐”
□本报记者唐红文/图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连接着民心,凝聚着民力。2015年,安县大力整合资金项目,积极推进“十大民生工程”、“20件民生大事”,把广大群众的关切领域作为改善民生重要着力点,着力提升全县人民的幸福指数。
截至10月底,安县141个民生工程项目中,104个项目完成100%及以上;20件民生大事有10件已完成100%及以上,其他民生大事正按照时间节点快速推进。
做好亲民文章 为群众谋利益
“县人民医院的医生手艺好,现在我终于可以看清电视节目了。”宝林镇高林村84岁的姜定宇患有白内障生活不方便,安县卫计局工作人员走访中了解他的情况后,免费为老人安排了白内障手术,让老人重见光明。
安县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以造福于民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这一年,该县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更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新建乡镇(街道)、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示范点10个;新建乡镇街道规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3个,建设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5个……
这一年,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标准化建设显著提速,建设市级特色学校少年宫1所、新建扩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1700平方米,改造学校运动场8000多平方米。10月8日起,除县城所在地以外的2万余名安县乡村学校学生吃到了美味可口的“免费午餐”。
这一年,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基本公共卫生签约服务8.33万户,完成居民建档37.12万份,规范化建档率96.3%;1至10月,149万余人次享受新农合报账。
这一年,城乡环境全面改善。全县掀起大规模的城乡环境整治高潮,“户分类、村收集、镇集中、县转运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网络基本形成,全县已有17个乡镇实行生活垃圾集中转运处理,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率达95%,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得到解决。
一项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增强了群众的生活幸福感。
做好助民文章 帮民困解民忧
今年以来,安县重点关注城乡弱势群众的利益,提升医疗救助水平、完善农村低保制度、扩大创业就业渠道,使群众病有所治、贫有所济、困有所依,让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在就业方面,安县通过部门联动配合,积极落实行业、资金扶持政策,主动为老百姓创新创业提供创业指导、培训、信息发布、就业帮扶、小贷支持等“一条龙”服务。今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96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新增9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不仅如此,9月25日,安县47个村级淘宝服务站同时开业,依托平台,畅通农产品进城渠道,让本地特色农产品走得更远,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社会保障方面,安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补助标准年人均提高60元,达到380元;60岁以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提高15元,达到75元;并为“老幼病孕”等人群免费提供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等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今年,全县城市低保对象5138人,发放低保资金1326.8万元;农村低保对象9385人,发放低保资金1082.12万元。让困难群众生活更有尊严。2015年,安县助民文章精彩不断。
做好便民文章 提升百姓福祉
初冬时节,走进沸水镇便民服务中心,只见里面人头攒动,温暖如春。前来办事和社保、政策咨询的居民络绎不绝。
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服务管理,最大限度地把问题消化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全县各级不断完善城乡社区服务管理体系,围绕方便群众办事、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站点,从“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逐步实现了上门服务、预约服务、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让老百姓找得到人、办得成事。
另外,法治安县建设和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等一系列活动,让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今年,全县没有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均同比下降……
回望2015年,安县厚重的民生答卷,诠释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梦想,充满着温暖人心的巨大力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讯11月24日,绵阳市2015年中学班主任工作研讨暨培训会在江油中学第二学术厅隆重举行。会议由绵阳市教科所教研室朱殿庆主任主持,来自绵阳市各个中学500多名班主任老师参会。梁玉帮校长...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