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安州新闻 > 正文

小农水发威 降水少35%粮食不减产

来源:四川日报 2015-09-15 09:34   https://www.yybnet.net/

9月9日,看着自家田里6亩水稻长势喜人,安县宝林镇大沙村三组张家堰塘村民张林民喜上眉梢,“亩产600公斤不成问题,算得上丰产。”村里乃至安县其他地区,情况也差不多。

大沙村本就是个旱山村,在今年这个高温少雨的年份,还能够获得丰收,一个个新建、整修的小农水项目起到了大作用。

春夏连旱,水稻不减产

今年夏天,安县遭遇了中度伏旱,张家堰塘也未能幸免。

根据宝林镇气象站统计,今年前7个月,宝林镇一带降雨只有270毫米,比多年同期减少35%,气温较多年同期偏高1.2℃。连日的高温少雨,导致包括张家堰塘在内的安县部分地区,出现了伏旱。

除了“天公不作美”,当地的水利设施也已“不太给力”。

人民渠二处处长万忠海介绍,这里地处人民渠二处的尾端,渠道输水距离太远,上游来水在沿途被分流后,就很难满足当地的需求。此外,年久失修的堰塘蓄水能力不足,根本没办法留存住雨水,即便是有水,水也很难流到田里去,因为渠道不通——田头的土渠早已淤塞。

已经80岁高龄的村民张林园回忆,这些库塘渠道是50多年前修建的,这些年来,村里没能力管,村民们不愿意管,“已经有30多年没咋清过淤泥了。”

然而,今年春夏村里的十几口山平塘、蓄水池开足马力。在水稻栽插、抽穗、扬花等生长关键时期,村里的渠道就没断过水。度过了伏旱后,如今村里堰塘里还有一半的水,水稻收割以后秋播秋种,用水也不成问题。

小农水项目起了大作用

是什么让这个旱山村出现了如此大的变化?

省农水局农水处处长陈鹏介绍,这样典型的工程性缺水地区,提升抗旱能力的唯一办法,是兴建储蓄水工程。

2014年,安县正式实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根据统计,在过去一年之内,张家堰塘的8口堰塘得到清理,此外又根据田块分布,新增堰塘15口。算下来,张家堰塘新增蓄水能力5000立方米,疏通渠道6.5公里。

安县水务局负责人介绍,当地结合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按照“谁出资、谁受益”和“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对新建小农水确权颁证,确保所有新建的堰塘、渠道有专人管护。

张林民说,“整修堰塘、疏通渠道的时候,我们村里的劳力基本上是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完工后,张林民拿到了产权证——他参与投工投劳和投资的3座蓄水池以及自家田头的180多米渠道产权归他所有。

如此,经过重新整修建设,张家堰塘库塘渠道淤塞的问题迎刃而解。张家堰塘的变化在安县并不是个案。根据统计,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结束后,安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8万亩,节水灌溉面达到13.32万亩。综合统计,全县新增蓄引提水能力136.06万立方米,新增节水能力300.30万立方米,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34.70万公斤,新增经济作物产值521.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28元。

□本报记者 王成栋

新闻推荐

绵阳涪江流域水环境治理有奖有罚

治水有功四地获生态补偿639.9万元水质超标八地被扣缴475万元本报讯(记者邹俊川)12月9日,绵阳市通报第三季度涪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和水质超标资金扣缴情况。通报显示,涪城区、游仙区、高新区等八地...

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小农水发威 降水少35%粮食不减产)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