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敏 本报记者 唐红
5日上午,入秋的阳光依然火辣。安县黄土镇起伏的山坡上,成片的无花果树绿波荡漾。10多位村民有说有笑,一篮篮透着清香的无花果陆续汇聚到了林间便道上。
这片无花果种植区面积有600多亩,涵盖柴育、方碑两个村,是安县拓普无花果基地的核心种植区。基地主要负责人邓晶告诉记者,无花果基地按照“农户+基地+企业”模式,延伸产业链条,走深加工之路,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
“70后”邓晶是安县兴仁乡人,2011年,他和伙伴共同投资,开发荒山荒坡种植无花果。邓晶说,传统农业土地利用率不高,发展特色农业大有可为。随着种植和加工经验日趋成熟,经济和生态效益逐年递增,附近村民纷纷加入到了无花果种植行列,目前整个基地种植面积超过8000亩。
种植规模扩大后,他们成立了无花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帮助村民发展无花果产业。
无花果成熟后,鲜果的保质期在常温下只有6个小时,这就要求这一产业必须走精、深加工路子,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邓晶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果干生产车间内,几名工人带着口罩、穿着工装正在清洗鲜果、切片、烘干、包装果干,整个生产环节有条不紊、环环相扣。
无花果种植需要大量劳动力,附近的村民便成了基地的“上班一族”。“村里的留守妇女和老人是无花果基地的主要务工人员,看家增收两不误。”柴育村党支部书记贺昌国说。
7月下旬,安县首届“安州八珍”评选会上,基地无花果系列产品受到广泛关注。
“前不久,中国旅游协会来基地调研,启发了我们将产业做大做强的思路。”邓晶说,建设电商产业园、发展乡村旅游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新闻推荐
因棚户区改造需要,将对塔水镇A地块东至塔水镇生产街,南至塔水镇同安巷、西至滨河路沿线、北至塔水镇文化街;B地块东至华兴街、南至同安巷、西至生产街、北至文化街的危旧房和棚户区国有土地上房屋进...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