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望
在参加“百家党报总编重走绵阳看创新”活动前,兰州日报总编辑助理汪世伟就感受到了中国科技城·绵阳这块金字招牌的独特魅力。“之前,兰州日报社就受邀参加过绵阳举办的各种活动,特别是科博会、全国党报看绵阳等活动,听同事谈过许多绵阳的故事,但百闻不如一见。”
科技创新无处不在
参观了涪城区燕景堂科技孵化中心、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产业园等地后,汪世伟说,绵阳不愧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科技城,只有切身来到这里,才能深刻感受到科技力量在绵阳落地生根带来的经济发展速度,科技创新更是让这座城市活力四射。
汪世伟说,绵阳尤其是科技产业规模发展的步子迈得强劲,科技产业结构合理。在燕景堂科技孵化中心看到无人机、无人驾驶机器人,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看到激光乐队表演,在安县创新服务中心看到知觉科技……“中国科技城·绵阳,科技无处不在”。
“能让这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遍地开花,是绵阳市委、市政府多重举措推动科技城建设发展的创新。”汪世伟说,“涌泉计划”、“千英百团”等都是科技城创新发展的不懈动力。
科技企业增光添彩
“中国科技城·绵阳国际科技博览会早有耳闻,希望今年能有机会来看一看。”汪世伟说,长虹、九洲已经耳熟能详,来绵阳后了解到的面板生产线、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电池等项目也为绵阳长远发展增添了后劲。
“在中国西部,中国科技城·绵阳,民族品牌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超越了不少沿海地区。”汪世伟说,绵阳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科技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肯定还会有一大批像野马新能源汽车这样的企业发展壮大,为中国科技城增光添彩。
汪世伟说,绵阳打造全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军民融合发展的“试验田”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布局合理,希望下次来绵阳能看到一个新的科技绵阳、产业绵阳、宜居绵阳。
新闻推荐
□周永珩本报记者田明霞家住安昌镇,肢体一、二级残疾的朱富清、何莲俊、谭孝珍、邱正芳等人近日接受了上门评残服务,与他们一样享受此项服务的,截至昨(10)日,在北川已有69人。行动不便...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